Zipalertinib为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新曙光
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一项关于新型靶向药Zipalertinib的研究结果,为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ex20ins)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ZILIENT2 1/2期临床试验C队列的初步数据显示,Zipalertinib在控制颅内病灶方面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活性,且治疗相关的剂量减少和停药率较低。
为何Zipalertinib备受关注?
对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脑转移(CNS metastases)一直是一个预后不佳的严峻挑战,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的新型药物。Zipalertinib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发的一种口服、高选择性、不可逆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此前的REZILIENT1研究已证实其在EGFR ex20ins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包括伴有脑转移的患者。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海外新药代购渠道至关重要。
REZILIENT2研究的关键发现:颅内与全身疗效双重验证
此次公布的REZILIENT2研究C队列数据,进一步聚焦于Zipalertinib对活动性脑转移或软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截至2025年2月17日,研究结果显示:
- 颅内疗效显著: 在16名可进行颅内疗效评估的患者中,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31.3%,其中包括1例完全缓解。值得注意的是,5名获得颅内缓解的患者中有2名基线时伴有软脑膜病变,4名未接受过脑部放疗。颅内疾病控制率(DCR)为68.8%,中位颅内缓解持续时间(DOR)为8.1个月。
- 全身控制同样有效: 在29名可进行全身疗效评估的患者中,全身客观缓解率为27.6%,疾病控制率为58.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6个月。
研究主要研究者、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Helena A. Yu博士指出,Zipalertinib在携带EGFR ex20ins或其他罕见突变的NSCLC患者中展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颅内抗肿瘤活性,且颅内缓解率与全身缓解率相当。
Zipalertinib的安全性与常见副作用
在疗效之外,药物的安全性是患者和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每日两次100mg剂量的Zipalertinib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数据一致。其EGFR相关的3级及以上毒性事件发生率较低,特别是未出现3级或以上的严重腹泻。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研究中出现了2例致死性的间质性肺病。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15%)包括:
- 甲沟炎
- 痤疮样皮炎
- 口腔炎
- 贫血
- 皮肤干燥
- 皮疹
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的剂量中断发生率为15.6%。在开始任何新疗法前,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并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是第一步。您也可以通过MedFind AI问诊服务,获取更多关于治疗方案和副作用管理的信息。
研究背景与展望
REZILIENT2研究C队列纳入了32名经诊断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并伴有活动性脑转移或软脑膜病的患者。这些患者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或其他罕见突变。研究仍在进行中,未来将公布更完整的数据。
总而言之,Zipalertinib的初步数据为EGFR ex20ins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潜力的新选择。其在控制颅内病灶方面的出色表现,有望改变这一难治性患者群体的治疗格局。MedFind将持续关注Zipalertinib及其他肺癌靶向药的最新进展,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抗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