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特别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致死率主要源于肿瘤的转移和扩散。尽管近年来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转移问题仍是临床上的巨大挑战。如需了解更多前沿的靶向药物信息,您可以访问MedFind获取帮助。那么,肝癌细胞在漫长的转移过程中,其能量“燃料”究竟从何而来?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肝癌细胞的“诱骗”下,竟扮演了“燃料供应商”的角色,通过一场隐秘的“乳酸换醋酸盐”代谢交易,为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持续“加油”。
醋酸盐:肝癌细胞转移的意外“燃料”
研究发现,肝癌细胞对一种名为醋酸盐(acetate)的小分子有着特殊的偏好。这种物质被肝癌细胞吸收后,在ACSS1/2(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细胞的关键能量物质——乙酰辅酶A(acetyl-CoA)。乙酰辅酶A不仅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还能通过修饰组蛋白(如H3组蛋白乙酰化,acH3),激活一系列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基因(如TWIST),从而赋予癌细胞强大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此前研究已观察到,肿瘤组织中的醋酸盐浓度远高于正常血液水平,这表明肿瘤内部存在一个持续生产醋酸盐的“工厂”,但其具体身份一直是个谜。

“叛变”的免疫卫士:TAMs被证实是醋酸盐供应商
TAMs本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但在肿瘤微环境中,它们的功能常常被扭曲。该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实验证实,这些TAMs正是为肝癌细胞提供醋酸盐的“幕后黑手”。
当研究人员将TAMs与肝癌细胞共培养时,肝癌细胞内的醋酸盐水平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均显著上升。相反,一旦使用药物清除TAMs,癌细胞内的醋酸盐水平便应声下降。这一系列证据直接表明,TAMs是肝癌细胞醋酸盐的主要来源。
“乳酸换醋酸盐”的代谢交易机制
那么,肝癌细胞是如何“操控”TAMs为其生产醋酸盐的呢?答案在于“乳酸”。
旺盛的代谢使得肝癌细胞会产生并分泌大量乳酸。这些乳酸被TAMs吸收后,会诱导其内部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即细胞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产生丙二醛(MDA)等物质。最终,在ALDH2(乙醛脱氢酶2)的关键作用下,这些物质被转化为醋酸盐并分泌出来,供给肝癌细胞使用。
研究人员通过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了这一通路,并发现如果通过药物抑制脂质过氧化或敲低ALDH2基因,TAMs的醋酸盐分泌量会锐减超过80%,从而显著削弱肝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临床启示:肝癌转移治疗的新靶点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肝癌转移的一个全新机制,更重要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具潜力的新靶点。研究证实,在特异性敲除TAMs中Aldh2基因的小鼠模型中,肝癌的肺转移灶数量减少了近60%,且不影响TAMs的其他免疫功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这意味着,针对以下环节的药物开发可能成为抑制肝癌转移的有效策略:
- 靶向ALDH2:使用ALDH2抑制剂(如CVT-10216)直接阻断醋酸盐的生产。
- 抑制脂质过氧化:使用Fer-1等药物,从源头上减少醋酸盐的原料。
- 阻断醋酸盐吸收:使用MCT1抑制剂(如AZD3965)阻止肝癌细胞吸收醋酸盐。
这一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肝癌转移药物指明了方向。如果您对肝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建议。更令人振奋的是,初步证据表明这种代谢机制在乳腺癌、胰腺癌等其他癌症中也可能存在,预示着这可能是一种广泛的抗癌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靶向这一代谢通路的药物进入临床,为肝癌患者带来福音。MedFind将持续关注全球抗癌资讯,为您带来最新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Shen, L., Wang, S., Gao, C. et al. 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 serve as an acetate reservoir to dr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Nat Metab (2025). doi:10.1038/s42255-025-01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