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肿瘤细胞独特的代谢方式——即“瓦博格效应”,使其即使在氧气充足时也倾向于通过糖酵解快速获取能量,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能支持其快速增殖,并酸化肿瘤微环境,帮助肿瘤侵袭和免疫逃逸。当前,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但其在部分患者中响应率不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能够同时靶向肿瘤代谢和免疫微环境的新疗法至关重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PD-1/PD-L1抑制剂的药物信息或海外代购渠道,可以咨询MedFind。
黑磷纳米片(BPP):一种具有双重抗癌潜力的新型材料
近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 BPP)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研究表明,BPP不仅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还能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BPP如何从根本上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发现,BPP能够被肿瘤细胞高效摄取,并在细胞内代谢为磷酸。这一过程显著增强了细胞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过程,从而逆转了肿瘤细胞依赖糖酵解的“瓦博格效应”。通过纠正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BPP有效抑制了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图1:BPP的制备、表征及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BPP如何激活免疫系统对抗肿瘤?
除了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BPP还表现出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证实,BPP能够:
- 下调PD-L1表达:通过抑制PI3K-Akt-mTOR、MAPK等与肿瘤生存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BPP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水平,使肿瘤细胞更难逃脱T细胞的攻击。
- 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BPP能够促进杀伤性T细胞(CD8+ T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同时降低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从而营造一个更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环境。

图2:BPP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及PD-L1表达的影响
联合治疗潜力:BPP与免疫抑制剂协同增效
在小鼠模型中,单独使用BPP已显示出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和生存期延长。更令人振奋的是,当BPP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其抗肿瘤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表现出强大的协同作用。这为提高当前免疫治疗的响应率和疗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图3:BPP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

图4:BPP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
总结与展望
这项开创性研究证实,黑磷纳米片(BPP)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通过靶向肿瘤代谢和重塑免疫微环境,发挥双重抗癌作用,展现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这些前沿的科学发现,正在不断推动抗癌事业的发展。更多最新的抗癌资讯和药物信息,欢迎访问MedFind。如果您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参考信息。

图5:BPP对脾脏免疫反应的影响

图6:BPP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预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