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抗癌路上的“不速之客”
在漫长的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还可能遭遇一些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这些被称为“肿瘤急症”。它们如同隐藏的“暗礁”,一旦发生,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学会识别这些急症的早期信号,并了解正确的应对流程,是保障治疗安全、守护生命的重要一环。在复杂的抗癌过程中,除了应对急症,了解最新的抗癌资讯也至关重要。
六大常见肿瘤急症的识别与处理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临床上最常见的六大肿瘤急症,帮助您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1. 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当“生命通道”被堵塞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该综合征主要由胸腔内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导致血液回流心脏受阻。患者通常会感到呼吸困难、头面部和颈部肿胀、手臂浮肿。严重时,颈部和胸壁的静脉会明显突出、曲张。
如何快速确诊:医生通常会通过X线胸片进行初步筛查,并通过胸部CT增强扫描来明确诊断。
紧急应对措施:
- 体位与休息:保持半卧位休息,头部抬高,并进行吸氧,以减轻静脉压力。
- 药物干预: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来减轻炎症和水肿,同时可能使用利尿剂帮助排出多余液体。
- 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压迫的肿瘤,医生会尽快安排放疗、化疗或介入手术来解除压迫。
2. 肿瘤溶解综合征 (TLS):细胞死亡引发的“连锁反应”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常见于化疗或放疗开始后,由于大量肿瘤细胞在短时间内被杀死,其内容物(如钾、磷、尿酸)被释放到血液中,可能引发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并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可能感到恶心、乏力、抽搐等。
如何快速确诊:通过紧急抽血化验,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尿酸水平。
紧急应对措施:
- 预防为先: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血液肿瘤患者),医生会在化疗前使用别嘌呤醇或拉布立酶等药物进行预防。
- 水化治疗:通过大量静脉输液,增加尿量,帮助身体排出有害物质。
- 纠正紊乱:针对性地使用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
- 透析支持:如果出现严重的肾损伤,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 恶性高钙血症 (HCM):血钙升高的“隐形杀手”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当肿瘤影响骨骼或分泌某些物质时,可能导致血钙水平异常升高。患者常表现为极度乏力、恶心呕吐、尿多口渴、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和昏迷。
如何快速确诊:通过检测血清中的钙离子水平来确诊。
紧急应对措施:
- 补液利尿:静脉输注大量生理盐水,以稀释血钙并促进其从尿液中排出。
- 药物降钙:使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等药物,有效抑制骨破坏,降低血钙。
- 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或无法耐受大量补液的患者,可考虑透析。
4. 恶性脊髓压迫:来自神经的“紧急警报”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新发或加重的剧烈背痛,随后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这是神经系统受损的紧急信号,需立即就医。
如何快速确诊: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的“金标准”。
紧急应对措施:
- 激素冲击:立即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迅速减轻脊髓水肿,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 解除压迫:根据具体情况,紧急采用放射治疗或外科手术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5. 颅内压增高:大脑承受的“高压锅”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主要由脑转移瘤或原发性脑瘤引起。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视力模糊或视神经乳头水肿。
如何快速确诊:头部增强磁共振(MRI)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紧急应对措施:
- 降低颅压:保持半卧位,并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 减轻水肿: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来减轻肿瘤周围的脑水肿。
- 针对性治疗:尽快安排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如伽玛刀)来控制肿瘤。
6. 恶性心包积液:为心脏戴上“枷锁”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当癌细胞转移到心包,可导致心包内液体异常增多,压迫心脏。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心跳加快,严重时可导致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如何快速确诊: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
紧急应对措施:
- 紧急穿刺: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抽出积液,缓解对心脏的压迫。
- 预防复发:在引流后,可能会向心包腔内注射硬化剂,以防止积液再次产生。
- 病因治疗: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化疗、放疗等全身性治疗。
积极治疗,从容应对
虽然肿瘤急症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但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根本性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如需了解海外最新的靶向药信息,您可以访问MedFind靶向药代购平台。及早识别并妥善处理肿瘤急症,能为后续的抗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或治疗方案有任何疑问,不妨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