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将在济南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全球抗肿瘤领域的领军企业罗氏制药中国将在此全面展示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创新实践。对于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而言,这意味着更多前沿治疗方案的希望与可能。如果您正为寻找海外靶向药而烦恼,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网站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可靠的药品代购服务,助您获取所需的创新药物。
乳腺癌治疗:精准靶向与长期生存的新篇章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数据将亮相CSCO 2025,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 PIK3CA突变型乳腺癌新突破:伊那利塞(Inavolisib)显著延长OS
INAVO120研究是一项针对PIK3CA突变、内分泌耐药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伊那利塞(Inavolisib)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34个月,较对照组的27个月显著延长了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3%(HR=0.67)。此外,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更是达到17.2个月,是对照组(7.3个月)的两倍以上,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8%(HR=0.42)。这证实了伊那利塞在弥补PIK3CA突变晚期乳腺癌精准治疗空白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 HER2+早期乳腺癌:双靶治疗实现长期治愈
APHINITY研究中位随访11.3年的总生存(OS)分析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双靶治疗组在所有入组患者中的10年OS率高达91.6%,持续的长期生存获益有望助力HER2+早期乳腺癌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实现临床治愈。 - 皮下注射双靶方案:便捷高效的治疗选择
FeDeriCa研究验证了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在HER2+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到辅助治疗中的闭环治愈价值。数据显示,双靶皮下组4年无病生存率(DFS)达到88.5%,在药代动力学、病理学完全缓解率(tpCR)、远期生存以及安全性上与静脉治疗保持一致,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治疗选择。
淋巴瘤精准治疗:多靶点策略与去化疗新趋势
淋巴瘤领域同样迎来多项创新疗法,旨在提升复发/难治性患者的生存质量:
- DLBCL一线治疗:Pola-R-CHP方案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POLARIX研究是一项评估Pola-R-CHP与标准R-CHOP治疗方案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疗效与安全性的III期研究。亚洲人群5年随访数据显示,Pola-R-CHP一线治疗带来长期持续获益,与R-CHOP相比,死亡风险降低35%,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比例减少28%。 - R/R DLBCL:Glofit-GemOx方案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STARGLO研究探索了Glofit-GemOx方案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关键性III期研究。中位随访2年时,Glofit-GemOx组的完全缓解率(CR率)达63.5%,中位PFS为25个月,显著降低4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24个月OS率达59.9%,较R-GemOx组高出21%。 - R/R LBCL: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联合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开创“双靶向、去化疗”新模式
SUNMO研究证实了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联合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Mosun-Pola)对比标准化疗方案R-GemOx,在不适合移植的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中,主要终点取得显著改善。中位随访23.2个月,Mosun-Pola组中位PFS达11.5个月,较R-GemOx组(3.8个月)实现三倍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9%。CR率翻倍至51.4%,ORR达70.3%,为该类患者提供了“双靶向、去化疗”的治疗新选择。 - 滤泡性淋巴瘤(FL):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单药治疗展现长期疗效
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关键性II期临床研究在R/R FL患者中展现了超四年长生存华章,总体人群ORR为78%,CR率达60%;54例CR患者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达51.8个月。MorningSun研究也显示,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单药用于初诊高肿瘤负荷FL患者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和较快缓解。
肺癌治疗策略升级:免疫与靶向并驾齐驱
肺癌作为高发癌症,其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树立一线维持治疗新标准
IMforte研究评估了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对比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单药用于ES-SCLC一线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联合维持组中位PFS为5.4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6%,中位OS为13.2个月,死亡风险下降27%,支持其成为ES-SCLC一线维持治疗新标准。此外,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持续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生存获益越显著。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为老年患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IMpower132研究回顾分析显示,对于能耐受含铂双药化疗的老年非鳞状转移性NSCLC患者,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化疗可带来PFS及OS获益。对于不能耐受化疗的老年人群,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单药治疗的24个月OS率翻倍,验证了其在不同老年人群中的多样化治疗选择价值。 - ROS1/NTRK融合阳性NSCLC:恩曲替尼(Entrectinib)展现卓越颅内活性与疗效
MAIC研究表明,恩曲替尼(Entrectinib)作为首个证实具有颅内活性的ROS1 TK1药物,患者中位PFS达到39.4个月。CSCO期间将公布恩曲替尼(Entrectinib)对比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在局限性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疗效的匹配调整间接比较结果,再次证实恩曲替尼(Entrectinib)治疗对肺癌NTRK融合阳性患者的良好获益。
结直肠癌与肝细胞癌:免疫治疗开启新纪元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免疫治疗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 III期dMMR结肠癌: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辅助治疗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ATOMIC研究是一项评估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mFOLFOX6对比mFOLFOX6作为III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结果显示,联合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50%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HR=0.5),无病生存期(DFS)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这标志着结直肠癌辅助治疗领域近20年来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肠癌辅助治疗标准。 -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与TACE提升疗效
TALENTACE研究评估了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和按需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独按需TACE相比,在未接受过既往全身系统治疗的中高肿瘤负荷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治疗组的中位TACE-PFS显著优于单独TACE组,分别为11.30个月和7.03个月,ORR也显著提高。
CSCO 2025大会上罗氏制药的这些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无疑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更多精准、高效的治疗选择。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如果您希望深入了解这些前沿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或寻求专业的AI问诊服务,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平台和MedFind AI问诊服务,我们致力于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