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类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影响皮肤,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蕈样肉芽肿(MF)和Sézary综合征(SS)。对于复发或难治性(r/r)的晚期CTCL患者而言,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何联用林普利塞与西达本胺?
近年来,靶向治疗为CTCL带来了新的希望。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淋巴瘤的生长和存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林普利塞(Linperlisib)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已在淋巴瘤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与此同时,西达本胺(Chidamide)作为一种HDAC抑制剂,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影响癌细胞增殖,已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
单一药物在治疗晚期CTCL时往往效果不佳,但研究发现,PI3K抑制剂与HDAC抑制剂联用可能产生“1+1>2”的协同增效作用。基于此理论,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1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林普利塞联合西达本胺这一全口服方案在r/r CTCL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JAMA Dermatology》。
联合方案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安全性是评估新疗法的重要基石。在该研究中,共纳入22名晚期CTCL患者。结果显示,林普利塞与西达本胺的联合方案整体耐受性良好。
- 推荐剂量:研究确定了林普利塞的推荐2期剂量(RP2D)为每日一次,每次80mg,联合西达本胺每周两次,每次20mg。
- 常见副作用: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恶心(36.4%)、瘙痒(31.8%)和皮疹(27.3%),且绝大多数为轻微的1至2级,患者普遍可以耐受。
- 严重不良事件:研究中未发生4级或5级(致命性)不良事件,仅有少数患者(22.7%)出现3级不良事件,表明该联合方案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疗效显著:缓解率近60%,疾病控制率超85%
在中位8.9个月的随访后,林普利塞联合西达本胺方案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 客观缓解率(ORR):在22名患者中,有13人获得缓解,ORR高达59.1%。其中包括2例完全缓解(CR)和11例部分缓解(PR)。
-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6.4%(19/22)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包括缓解和稳定)。
- 生存数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4个月,而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显示出良好的远期生存潜力。
哪些患者从联合治疗中获益更多?
亚组分析发现,特定类型的患者可能从该联合方案中获益更大。蕈样肉芽肿(MF)亚型的患者缓解率(63.2%)优于Sézary综合征(SS)患者(33.3%)。此外,既往未接受过HDAC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其缓解率也更高。这些数据为临床医生精准选择获益人群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与展望: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新方向
总而言之,林普利塞联合西达本胺的全口服方案为复发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特别是蕈样肉芽肿(MF)患者,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安全可控的新治疗选择。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PI3K和HDAC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潜力,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如探索与其他靶向药的联合)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患者对林普利塞等新药的获取渠道、代购信息及价格也日益关注,期待该方案能早日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