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关乎亿万国民健康。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约有2人被确诊为肺癌,约1.4人因此离世。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得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一项历时30年的开创性临床研究,揭示其如何推动我国肺癌筛查模式的革新,并展望未来AI辅助诊断与前沿技术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
30载探索:从高危到普筛的肺癌筛查之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何建行教授团队,在钟南山院士的引领下,自1994年便投身于肺癌筛查的临床研究。最初的20年(1994-2014),团队主要针对高危人群和非高危人群进行探索性筛查。实践中发现,尽管高危人群的肺癌检出率较高,但非高危人群中发现的肺癌病例数量同样不容忽视,这为后续的普筛理念奠定了基础。
基于这20年的宝贵经验,2015年,团队首次针对广州市50岁以上低保人群开展了大规模非高危人群筛查,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2017年启动了“爱肺计划”,旨在对特定社区的50-74岁人群进行筛查。随后,“万人筛计划”和“肺健康计划”相继展开,持续扩大筛查范围和规模,使得这项肺癌筛查工作已持续了整整30年。
何教授团队的努力与Henschke教授于1992年发起的早期肺癌行动项目(ELCAP)不谋而合,共同推动了全球低剂量螺旋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早期实践证明,传统胸片检查难以发现早期肺癌,而低剂量螺旋CT则成为筛查的“金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低剂量螺旋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以及CT设备保有量的显著提升(我国拥有4.5万台,远超美欧),为大规模肺癌筛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爱肺计划”:普筛新模式的实践与突破
2015年,广州市慈善会等机构支持下的首次免费肺癌早期筛查,覆盖1315例受检者,确诊肺癌17例,检出率达1.3%,且多为早期肺癌。这一成果促使何教授团队提出了“爱肺计划”。
尽管当时全球主流筛查策略是选择性筛查(针对高危人群),但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病防治的成功经验在于普遍筛查,而非仅限于选择性筛查。此外,研究显示亚洲非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这进一步支持了肺癌普筛的必要性。
在多方支持下,团队将重点筛查人群定为50-70岁,并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JTO)的研究指出,现有指南遗漏了大部分肺癌患者,尤其是早期肺癌患者,并基于此提出了“普筛新模式”。这一研究成果甚至推动了卫健委对相关政策的调整。
项目设计严谨,纳入40-74岁广州常住居民,并设定了详细的排除标准。主要研究目的是评估试点人群的肺癌患病率,对比高风险与非高风险人群的患病情况;次要研究目的则是探索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并进行经济学评估,以确保肺癌筛查的成本效益。
前沿技术赋能:AI与ctDNA甲基化检测助力精准早诊
为满足肺癌普筛工作中高效、便捷、经济的要求,何教授团队积极引入新技术,推动肺癌防治的创新发展。
ctDNA甲基化检测
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检测被视为筛查后的鉴别诊断和确诊方法,而非单纯的筛查手段,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更精准的工具。
AI创新
团队开发了首个以肺癌早诊为中心的全胸部全链条AI诊疗系统,可一次性诊断与筛查15种胸部疾病,实现AI辅助的良恶性诊断,有效解决了传统筛查在规模性、准确性、重复性、辅助工具和标准化下沉方面的难题。
此外,与程京院士合作开发的AI目测仪设备,以及国家颠覆性创新项目“VOCDIAG”全肺呼气诊断系统,利用呼出气体进行检测,有望将初筛成本控制在50-100元以内,极大地降低了肺癌筛查的门槛。结合AI自然病例模型、AI原创动漫科普等21项AI工具,全面推动了肺癌的防-筛-诊-治-康全流程。
构建全国网络:健康大数据平台与生物样本资源库
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为依托,何教授团队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覆盖全国29个省市、136家医院的庞大网络,共同开展肺癌筛查工作。在此过程中,标本库建设和数据管理是团队工作的基础。团队围绕中国抗癌协会(CACA)的要求,聚焦肿瘤的“筛-诊-治-康”四大方面,致力于肺癌的早筛、早诊、早干预。
目前,肺癌相关队列规模已达到90万人。在CACA的领导和指引下,这些努力旨在更好地推动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使我国的肺癌防治工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结语
何建行教授团队30年的不懈努力,不仅为我国肺癌筛查积累了宝贵经验,更通过低剂量螺旋CT普筛、ctDNA甲基化检测以及AI辅助诊断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肺癌的发现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对于不幸确诊的癌症患者而言,及时获取先进的靶向药和抗癌药至关重要。如果您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或需要专业的AI问诊服务,以及全面的抗癌资讯,我们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帮助,助力您在抗癌之路上获得更优的治疗选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