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汇聚了全球数千项前瞻性的癌症研究成果。除了对重点报告进行深入报道外,本文将为您精选并速览几项同样值得关注的临床研究摘要,涵盖液体活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副作用管理等多个重要领域。
VICTORI研究:ctDNA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
VICTORI是一项正在进行的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该研究使用了肿瘤信息指导的超敏感NeXT Personal®检测方法,其设计灵敏度极高,能够检测到低至百万分之一(1-3 ppm)的微小残留病灶(MRD)信号。本次报告是该研究的一项中期分析,纳入了71名在术前及术后2、4、6、8周进行数据采集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初治患者,术前ctDNA检测率为94.3%,其中40%处于超敏感范围(< 100 ppm)。术后特定时间窗内(2-8周),42%的患者检测到ctDNA阳性。在发生临床复发的患者中,87%显示ctDNA阳性。来自加拿大BC癌症中心的Emma Titmuss硕士指出,研究发现ctDNA阴性与无复发之间存在100%的一致性,而在任何术后时间窗检测到ctDNA都预示着较差的预后。
Titmuss女士强调:“我们能够通过ctDNA检测在临床复发之前100%地发现复发,包括所有肺转移病例,这充分突显了使用高灵敏度ctDNA检测的重要性。”
研究进一步发现,即使是处于超敏感水平(< 100 ppm)的ctDNA阳性患者,其复发风险也高于ctDNA阴性患者,但与ctDNA水平较高(> 100 ppm)的患者相比,他们从ctDNA检测阳性到临床复发的时间间隔更长。在研究中,术后时间窗内64%的阳性检测处于超敏感范围。
其他关键发现包括:
- 术后总游离DNA增加,并在术后4周内保持较高水平,这可能稀释ctDNA信号。这提示术后4周可能是评估ctDNA的最佳时间点。
- 术后2至8周内,42%的患者至少在一个样本中检测到ctDNA阳性。
- 在整个术后时间窗(2-8周)内,87%发生临床复发的患者ctDNA呈阳性。
- 100%的复发病例通过ctDNA检测发现,早于影像学检查。
- 70%的患者,术后最早的阳性样本处于超敏感范围(中位值24 ppm)。
- 术后4周时,ctDNA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尚未达到;ctDNA超敏感组(< 100 ppm)约为10个月;ctDNA高水平组(> 100 ppm)约为5个月。Titmuss女士表示,迄今为止,ctDNA持续阴性的患者尚未出现复发。
I期临床试验:KRAS G12D抑制剂Zoldonrasi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展现潜力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Kathryn C. Arbour医学博士报告了一项针对KRAS G12D突变的新型抑制剂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取得的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Zoldonrasib(RMC-9805)是一种口服、突变选择性、共价抑制处于“开启”状态的RAS G12D蛋白的药物。
正如Arbour博士所解释的,KRAS G12D突变型癌症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因为不受控制的RAS(ON)信号驱动细胞进入致癌状态。此外,KRAS G12D突变在多种常见癌症中存在,约占胰腺癌的40%、结直肠癌的15%和非小细胞肺癌的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这类患者通常是非吸烟者,肿瘤突变负荷和PD-L1表达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比非G12D KRAS突变型肿瘤患者更难治疗。
在一项I期研究中,211名患者接受了Zoldonrasib单药治疗,剂量范围为每日150 mg至1200 mg(其中90名患者接受了每日1200 mg)。这些患者中,14%为非小细胞肺癌,55%为胰腺癌,31%为其他肿瘤类型。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线数为两线,61%在诊断时已是转移性疾病。
Arbour博士仅报告了在1200 mg/d剂量下接受Zoldonrasib治疗至少8周的18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结果。在该队列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1%,疾病控制率(DCR)为89%。在新闻发布会上,Arbour博士提到,此前报告的胰腺癌队列的缓解率为30%,疾病控制率为80%。
该药物耐受性良好,几乎所有治疗相关毒性均为1级。5名患者需要减量或暂停治疗,1名患者因毒性而终止治疗。
目前正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瘤患者中进行剂量优化和扩展研究,每日1200 mg已被确定为推荐的II期临床试验剂量。对于需要获取这类创新靶向药物或已批准的抗癌药物的患者,了解海外购药途径至关重要。MedFind提供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所需药品。
Arbour博士表示:“该疗法作为单药治疗无疑是充满希望的,但目前也在探索与多RAS抑制剂daraxonrasib(RMC-6236)以及与非小细胞肺癌和胃肠道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免疫疗法)联合使用。这些研究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将这些结果转化为潜在的一线治疗方案。”
II期临床试验:外用凝胶LUT014减轻EGFR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性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目前标记为LUT014的新型外用BRAF抑制剂凝胶成功减轻了EGFR抑制剂常见副作用——疼痛性痤疮样皮疹的严重程度。在II期研究中,接受较高剂量LUT014治疗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二被认为治疗成功,Anisha B. Patel医学博士说道。
大约75%接受单克隆抗体EGFR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会经历皮肤毒性或严重皮疹,这常常需要降低治疗剂量或完全停药。Patel博士表示:“我们对这种新型外用凝胶感到非常兴奋……更好地控制皮疹可以带来更好的癌症控制,并显著改善预后。LUT014是第一个针对皮疹机制且不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治疗方法,这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影响肿瘤治疗的情况下有效治疗这种不幸的副作用。许多患者在一周内就看到了效果。”
这项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18名在接受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期间出现中度至重度痤疮样皮疹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0.1%浓度的LUT014、0.03%浓度的LUT014或安慰剂凝胶治疗28天。治疗成功定义为皮疹严重程度至少降低1级或皮肤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至少改善5项。接受LUT014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率显著更高:0.1%浓度组为69%,0.03%浓度组为47.5%,而安慰剂组为33%。活性治疗组报告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有效管理抗癌治疗的副作用对于确保治疗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通过MedFind,患者可以了解和获取包括EGFR抑制剂在内的多种抗癌药物信息,并获得海外购药支持。
KEYLYNK-007试验:PARP抑制剂与PD-1抑制剂的联合探索
在肿瘤不可知的II期KEYLYNK-007试验中,一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对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方案反应良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Timothy A. Yap医学博士指出,这部分患者包括具有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和/或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的肿瘤患者,尤其是那些携带BRCA1/2突变的患者。
KEYLYNK-007试验纳入了332名患者,涉及30种不同的癌症类型,根据预先定义的三个不同的基因改变组进行分组。这些患者均为晚期肿瘤,且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
在中位随访13.4个月时,BRCA1/2突变型患者(n = 132)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7.3%,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8.3%。疾病控制率(DCR)为64.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9.1个月。
在中位随访10.4个月时,非BRCA突变但携带HRR基因突变的患者(n = 104)的缓解率为11.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9%。疾病控制率为67.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3个月。在中位随访10.8个月时,HRR野生型但HRD阳性患者组(n = 96)的缓解率为12.5%,完全缓解率为5.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5个月。
Yap博士在报告中表示:“据我们所知,这是在分子选择的HRR基因突变或HRD阳性、肿瘤不可知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接受PARP抑制剂与抗PD-1或PD-L1药物联合治疗的最大数据集。通过分子选择策略,在奥拉帕利和/或帕博利珠单抗目前尚未获批的多种适应症中,观察到了这种联合疗法早期持久的抗肿瘤疗效信号。”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分子特征不同,范围在3.7至4.4个月之间,12个月的PFS率范围在9.3%至31.6%。中位总生存期(OS)范围在10.8至14.0个月之间,OS率范围在47.1%至57.2%。对于符合特定基因突变(如BRCA1/2)或HRD状态的患者,奥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通过MedFind,患者可以了解这些药物的详细信息,并探索海外获取途径。
SKYSCRAPER-01: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PD-L1高表达NSCLC中的III期结果
III期SKYSCRAPER-01试验旨在评估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PD-L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将抗TIGIT抗体替雷利珠单抗(tiragolumab)加入到单克隆抗体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治疗方案中的效果。然而,该试验未能达到其主要终点: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来自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医学肿瘤学和胸部恶性肿瘤项目主任Solange Peters医学博士表示:“虽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方面,联合治疗组观察到了数值上的改善,这表明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可能受益的特定患者群体。”
正如Peters博士解释的,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是这类患者的一线标准选择。然而,大多数患者最终会经历疾病进展,这促使人们对TIGIT抑制等新型联合疗法产生兴趣,以增强免疫反应。
基于有前景的II期数据(提示联合治疗,特别是在PD-L1高表达患者中,可能改善预后),SKYSCRAPER-01旨在更大的III期研究中确认这一益处。该试验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加阿替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加阿替利珠单抗。主要分析集聚焦于PD-L1高表达(肿瘤比例评分 ≥ 50%)的患者。
在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分析中,联合治疗组观察到数值上的改善(7.0个月)优于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5.6个月),但这并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显著性阈值(风险比 [HR] = 0.78)。同样,中位总生存期显示联合治疗组(23.1个月)在数值上优于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16.9个月),但这同样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HR = 0.87)。
除了主要终点外,联合治疗组在客观缓解率(45.8% vs 35.1%)和缓解持续时间(18.0个月 vs 14.6个月)方面确实显示出数值上的改善。
安全性方面可控,加入替雷利珠单抗后,全级别和3/4级不良事件(包括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数值上有所升高;这导致联合治疗组的治疗退出率高于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但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包括未报告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病。尽管未能达到主要终点的统计学显著性,研究者指出,疗效指标上持续的数值改善表明联合治疗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潜在地确定PD-L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从TIGIT抑制联合PD-L1阻断中获得临床意义益处的特定患者亚群。正在进行的评估其他抗TIGIT药物及其联合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癌症中的试验,预计将为TIGIT抑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明确信息。虽然SKYSCRAPER-01试验结果未达预期,但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仍是癌症研究的重要方向。患者可以通过MedFind了解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的信息,并在需要时寻求海外购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