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成人白血病,近年来,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彻底改变了CLL的治疗格局。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商品名:百悦泽®)和伊布替尼(Ibrutinib,商品名:亿珂®)是两种广泛使用的共价BTK抑制剂。尽管这些药物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疾病进展或耐药。传统观点认为,BTK基因突变(尤其是C481位点突变)是导致BTK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一项基于III期ALPINE研究的最新分析,对这一认知提出了新的视角。
ALPINE研究分析揭示:早期进展患者BTK突变率不高
发表在《Blood Advances》杂志上的这项分析,深入探讨了在ALPINE研究中接受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复发/难治性CLL患者的突变情况。ALPINE研究是一项头对头比较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在复发/难治性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在最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中,中位随访时间为25.7个月。数据显示,在出现疾病进展的可评估患者中,泽布替尼组(n=24)仅有5例患者检测到BTK突变,伊布替尼组(n=28)仅有3例。总共检测到17个获得性BTK突变,其中82.4%发生在C481位点(泽布替尼组14个突变中的11个,伊布替尼组3个突变中的3个)。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在基线时均未检测到BTK突变。
为何早期进展与BTK突变关联不大?
研究作者指出,这些结果表明,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后早期疾病进展的机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BTK突变。换句话说,在这些相对较早出现进展的患者中,BTK突变的发生率并不高,因此BTK突变可能不是驱动其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
研究中BTK/PLCG2突变患者的低发生率(17%)强调了在中位随访时间仅为25.7个月时,该数据集包含了更多在ALPINE研究中早期复发的患者。这提示,在这些患者中,B细胞受体(BCR)通路内部或外部的其他机制,包括其他基因的突变,可能正在驱动疾病进展。
ALPINE研究背景与设计回顾
ALPINE研究的既往数据支持了泽布替尼于2023年1月19日获得FDA批准用于CLL或SLL患者。在该研究中,复发/难治性CLL或SLL患者接受泽布替尼治疗(n=327)的总缓解率(ORR)为80%,高于伊布替尼组(n=325)的73%,显示出更好的疗效。
ALPIN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研究,纳入了复发/难治性CLL或SLL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需有可测量病灶、ECOG评分≤2、预期寿命至少6个月,以及足够的骨髓、肾脏和肝脏功能。
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每日两次口服160 mg泽布替尼或每日一次口服420 mg伊布替尼,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研究者和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PFS、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和安全性。
在本次发表于《Blood Advances》的分析中,疾病进展由IRC或研究者确定。在基线时和疾病进展时或疾病进展后但在接受后续CLL治疗前,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样本进行突变分析。
进展患者的基线特征与突变分析详情
在出现疾病进展的总患者(n=57)中,91.2%(n=52)有匹配的基线样本。泽布替尼组进展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1(范围1-3);伊布替尼组的中位年龄和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也相似。
泽布替尼组和伊布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20.2个月和16.8个月。在无BTK突变进展的患者中,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16.8个月和15.9个月。而在基线时已存在BTK突变的患者中(尽管研究表明基线无BTK突变,此处可能指获得性突变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29.7个月和30.8个月。
进一步分析显示,所有获得性BTK和/或PLCG2突变的患者(n=9)均在治疗期间被IRC和研究者评估为疾病进展,除1例伊布替尼患者被研究者评估为治疗后进展。在获得性BTK突变患者中,泽布替尼组的中位获得性突变数为3(范围1-6),伊布替尼组为1(范围1-2)。大多数单核苷酸变异在两组中均发生在C481位点。泽布替尼组进展患者中有12.4%(3/24)报告了非C481突变。
值得注意的是,基线驱动基因突变状态与进展时的BTK突变状态之间没有发现明确的关联。大多数患者(48/52)的疾病在基线时携带27个CLL驱动基因中的至少1个突变。大多数患者(61.5%)携带至少2个驱动基因突变,这些患者的中位突变数为3(范围1-5)。在进展时出现BTK突变的患者和保留野生型BTK的患者中,驱动突变的中位数量均为2。
结论与未来展望:寻找新的抗癌药方案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在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CLL患者中,特别是早期进展的患者,BTK突变可能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耐药机制。这为后续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作者在结论中写道:“这些数据表明,使用非共价BTK抑制剂(包括珀妥布替尼 [Pirtobrutinib,商品名:杰伊派卡®])或对多种非C481突变具有体外活性的BTK靶向蛋白降解剂进行挽救治疗,在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治疗后仍应是可行的治疗选择,尽管需要临床研究来证明这些药物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
对于需要获取这些创新或潜在替代靶向药的患者,了解其可及性至关重要。MedFind提供专业的药品代购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海外所需的抗癌药物。
面对复杂的病情分析和治疗选择,专业的指导至关重要。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初步的智能咨询和信息支持。
此外,MedFind网站还提供丰富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助力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