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威胁,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备受关注。早期乳腺癌,即肿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局限于乳房及区域淋巴结的阶段,其治疗策略涵盖术前新辅助治疗、局部手术与放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由于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针对不同分子亚型(如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临床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一系列新型抗癌药物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同时,局部治疗理念也在向更精准、创伤更小的方向发展,从传统的“最大范围切除”转向“最小有效干预”。本文将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综述早期乳腺癌在系统性治疗和局部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早期乳腺癌的精准分型与治疗决策
制定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首先需要进行精准的分期和分子分型。目前主要依据AJCC分期系统以及肿瘤的分子亚型,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ER/P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HER2阳性等不同亚型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性。此外,Ki-67增殖指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管血管侵犯、切缘和淋巴结情况等病理学信息也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HER2低表达(免疫组化1+或2+/ISH无扩增)的概念近年来被提出,这类患者可能从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获益,这进一步细化了乳腺癌的分类和治疗选择。
系统性治疗:靶向药与仿制药的革新力量
早期乳腺癌的系统性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术前)和辅助治疗(术后),旨在清除微小转移病灶,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过去几十年,系统治疗药物取得了显著进步,从早期的联合化疗方案(如CMF)到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再到如今的靶向药和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的新突破
对于中高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强化带来了生存获益。例如,针对HR阳性、HER2阴性的患者,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显著降低了复发风险,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其长期疗效。对于HER2阳性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已成为标准方案,大幅提高了治愈率。对于存在胚系BRCA突变的高危HER2阴性患者,辅助使用奥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一年,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这些新型药物的出现,为不同亚型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辅助治疗选择。患者在寻求这些先进治疗方案时,了解不同药物的特性和获取途径非常重要,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海外购药平台获取所需的靶向药或仿制药信息。
新辅助治疗的策略优化
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肿瘤降期,增加保乳和保腋窝的机会,并评估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如今,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加个体化,基于肿瘤负荷和分子分型。对于TNBC患者,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显著提高了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HER2阳性患者采用紫杉类和铂类药物联合双靶向(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也能获得很高的pCR率。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这为进一步探索局部治疗的降阶梯(如减少手术范围甚至豁免手术)提供了可能。面对复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信息,患者可以考虑利用AI问诊服务来辅助理解和决策。
局部治疗:迈向“最小最有效”
早期乳腺癌的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手术的理念已从过去的根治性全切向更保守、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变。
保乳手术的普及与挑战
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其长期生存效果与全乳切除相当,但能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外形。实现保乳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切缘阴性,目前推荐至少1 mm的无肿瘤清晰边缘。随着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原本不适合保乳的患者通过肿瘤降期获得了保乳机会。然而,新辅助治疗后保乳仍面临局部复发风险的挑战,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估,确保病灶的完整切除。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广泛应用与降阶梯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常导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作为一种微创技术,通过识别和切除最先接受肿瘤引流的淋巴结来判断腋窝是否有转移。对于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已安全地替代了ALND,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即使有少量(1-2枚)前哨淋巴结转移,部分低风险患者也可以通过放疗替代ALND。对于新辅助治疗前淋巴结阳性但治疗后转阴的患者,在满足一定条件(如活检淋巴结数量足够、采用双示踪剂等)的情况下,SLNB也可安全地替代ALND。最新的研究甚至在高度筛选的患者群体中探索了在术前影像学评估阴性的情况下豁免SLNB的可行性,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放疗与微创技术的辅助作用
放疗是保乳术后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手段,其适应人群和方案设定有明确指南。此外,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为部分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的手术选择。对于需要全乳切除的患者,乳房重建技术(包括自体组织或假体重建)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术后美容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总结与展望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正朝着更加精准化、个体化、微创化的方向发展。新型靶向药、免疫治疗、ADC等药物的不断问世,显著提升了系统治疗的效果,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预后。同时,外科手术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局部治疗的创伤不断减小,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多关注。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将更加精细,有望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和创伤,让更多患者长期健康地生活。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癌的药物信息和诊疗资讯,可以在相关平台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