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项目新突破:PegIFNα-2b联合疗法降低肝癌风险研究进展
引言
在2025年于北京举行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上,一项备受关注的中国研究——“终结”项目(TERMINATOR Project)公布了其阶段性成果。该研究聚焦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这一中国肝癌的主要诱因,旨在探索降低肝癌高风险人群(如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以及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的有效策略。
HBV与肝癌:严峻的挑战
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HB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如何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对于已经接受肝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如何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这些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终结”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终结”项目:探索PegIFNα-2b的潜力
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领导的“终结”项目是一项全国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研究。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在预防HBV相关肝癌高风险患者(肝硬化)发生肝癌,以及降低HBV相关肝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窦晓光教授
盛秋菊教授现场报告(APASL 2025)
研究设计与初步结果
该研究计划纳入400例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接受肝癌根治术后的HBV相关肝癌患者。参与者接受PegIFNα-2b联合NAs的治疗方案。研究主要关注肝硬化组在24周和48周时的肝癌发生率,以及肝癌组的肿瘤复发率,同时密切监测安全性,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发生情况。
截至报告时(今年2月),研究已在中国28个中心筛查了307例患者。初步数据显示:
- 肝癌发生率与复发率低:
- 在完成24周治疗的76例肝硬化患者中,仅1例(1.32%)发生肝癌。
- 在完成24周治疗的17例肝癌术后患者中,2例(11.76%)发生复发。
- 在完成48周治疗的28例肝硬化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肝癌。
- 完成48周治疗的2例肝癌术后患者均未复发。
- 病毒学应答良好: 治疗24周后,所有患者的HBV DNA均低于检测下限。
- HBsAg水平显著下降: 治疗24周和48周后,肝硬化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均较基线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下降(24周下降0.55 log10 IU/mL,48周下降0.74 log10 IU/mL)。肝癌组在24周时HBsAg也显著下降(0.23 log10 IU/mL)。
- 安全性良好: 治疗期间未观察到肝硬化失代偿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可预期的血小板减少。
结论与展望
“终结”项目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提示PegIFNα-2b联合NAs的治疗方案对于降低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以及减少HBV相关肝癌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具有潜力,且整体安全性可接受。这些发现为优化高风险HBV感染者的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对于需要了解PegIFNα-2b、NAs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或其他抗癌药物(包括靶向药和仿制药)的患者,获取可靠的药物信息至关重要。例如,了解不同品牌药物的价格、哪里购买以及如何进行海外购药等。MedFind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抗癌药代购服务和药物信息,帮助患者获取所需治疗。如果您对治疗方案或药物选择有疑问,也可以尝试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建议。
本文图片引自盛秋菊教授报告幻灯
参考文献:
Sheng QJ, Zeng DW, Ding Y,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BV Related Cirrhosis and HCC after Radical Surgery: Preliminary Data From The TERMINATOR Project. APASL2025, Abstracts (OP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