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而言,免疫治疗的出现曾是巨大的希望。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松开”免疫系统的刹车,让T细胞重新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许多患者的肿瘤得以迅速缩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高达40%-60%的患者在初见成效的一两年后,会经历癌症的卷土重来,且此时原有的免疫药物往往不再有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癌细胞究竟是如何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的?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Immunity》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谜团的关键,并提出了一种有望预防肿瘤复发的创新策略。面对治疗瓶颈,许多患者和家属急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MedFind提供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助您获取全球前沿的治疗选择。

癌细胞的“生存秘籍”:基因拷贝数变异
为了探寻究竟,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比分析黑色素瘤患者在治疗前和复发后的肿瘤样本,追踪癌细胞的基因组变化。他们发现,这些“死里逃生”的癌细胞普遍存在一种名为基因拷贝数变异(Genomic copy-number variants)的现象。
通俗地说,癌细胞通过巧妙地复制或删除自身的DNA片段,来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具体而言,它们会“放大”那些帮助其抵抗死亡的抗凋亡基因,同时“删除”那些启动“自杀”程序(即细胞凋亡)的促凋亡基因。通过这种方式,癌细胞为自己穿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防弹衣”,使得免疫T细胞的攻击大打折扣,最终导致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实验室验证:重现癌细胞的“进化之路”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了癌细胞的“进化过程”。他们将人类黑色素瘤细胞长期暴露于杀手T细胞或免疫药物的环境中,成功培育出了对免疫攻击产生耐药性的细胞系。结果发现,这些在实验室中“进化”出的耐药细胞,与患者复发肿瘤中的细胞特征高度一致,都表现出相似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并且都变得更难被杀死。
然而,当研究人员在这些耐药细胞中重新表达那些被删除的促凋亡基因时,癌细胞对免疫攻击的敏感性又恢复了。这一发现为攻克耐药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如果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关于黑色素瘤的前沿信息,可以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个性化分析。

打破耐药僵局:联合疗法预防复发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治疗策略。他们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验证了这一想法:在进行免疫治疗后,为小鼠联合使用一种能够降低细胞凋亡门槛的促凋亡药物。结果令人鼓舞:这种联合疗法成功阻止了肿瘤的复发。
该研究负责人表示,这就像是剥掉了癌细胞的“防弹衣”,让免疫系统能够重新有效地消灭它们。研究结果表明,在免疫治疗期间或之后,及时使用促凋亡药物来处理残余的肿瘤细胞,或许能从根本上阻止耐药克隆的形成。
未来展望:从黑色素瘤到更广泛的癌症治疗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黑色素瘤,它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癌症进化机制,为许多同样面临免疫治疗耐药困境的癌症类型(如肺癌、肾癌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未来,研究人员计划开展临床试验,以验证该联合策略在人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您可以关注MedFind的抗癌资讯板块,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的科研进展。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这种“巩固治疗”的策略,免疫疗法将能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缓解甚至治愈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