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B: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篇章的钥匙
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简单来说,就是指癌细胞基因组中体细胞突变的总数。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更多的基因突变可能产生更多的新抗原(肿瘤细胞表面的“异常”蛋白),这些新抗原更容易被我们体内的免疫T细胞识别并发起攻击。因此,高TMB通常预示着患者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有更好的响应。
基于大量研究证据,2020年6月,美国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TMB高(TMB-H,≥10个突变/Mb)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这标志着TMB正式成为一个“泛癌种”的生物标志物。想了解该药物是否适合您或获取更多治疗方案信息,可以随时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
TMB的定义与检测方法
TMB的最初概念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来评估的,它计算的是基因编码区的非同义突变数量。然而,WES成本高昂且耗时较长,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二代测序(NGS)的大Panel检测,如FoundationOne和MSK-IMPACT。这些检测通过分析数百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来估算全基因组的TMB水平,被证实与WES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例如,FoundationOne的检测就被批准为帕博利珠单抗的伴随诊断,用于筛选TMB-H患者。
TMB与免疫治疗:为何高TMB意味着更好的疗效?
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们会利用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通路来“伪装”自己,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作用就是阻断这些通路,重新激活T细胞,让它们恢复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但是,T细胞要能发起攻击,前提是必须能识别出“敌人”。高TMB的肿瘤细胞由于突变众多,表面会呈现出大量独特的、正常细胞没有的新抗原。这些新抗原就像是给肿瘤细胞贴上了“坏蛋”的标签,使得被ICI“唤醒”的T细胞能够精准地找到并消灭它们。理论上,TMB越高,这种“标签”就越多,免疫治疗的效果就可能越好。
TMB临床应用的挑战与局限
尽管TMB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但它的临床应用并非完美无缺,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 统一阈值的难题:目前FDA批准的TMB-H标准是≥10个突变/Mb,但这个“一刀切”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癌种仍有争议。研究显示,不同TMB水平的患者反应率呈阶梯式增长,10 mut/Mb并非一个完美的分割点。未来可能需要为不同癌种设定特异性的TMB阈值。
 - 联合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下降:研究发现,当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时,TMB的预测价值会显著降低甚至消失。这可能是因为化疗本身就会影响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使得TMB不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关键因素。
 
因此,在解读TMB报告并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MedFind靶向药代购平台,您可以查询到多种前沿免疫治疗及靶向药物的详细信息、价格及代购渠道。
TMB的未来:更精准的预测策略
为了克服现有TMB的局限性,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更精细化的策略:
- 从“数量”到“质量”:不仅仅看突变的总数(TMB),更要关注能产生有效新抗原的突变质量,例如肿瘤新抗原负荷(TNB)、克隆性TMB(cTMB)等概念应运而生。
 - 多标志物联合分析:将TMB与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免疫基因表达谱等其他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预测模型,有望更准确地筛选出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结语
总而言之,肿瘤突变负荷(TMB)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比如仍有部分TMB-H患者无效,而少数TMB-L患者却能获益。这背后反映了肿瘤免疫的极端复杂性。未来,我们需要更全面的生物标志物组合来精准指导治疗。想了解更多关于TMB、PD-L1等癌症生物标志物的前沿资讯,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