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治疗的困境与希望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如胶质母细胞瘤(GBM),具有高度侵袭性、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在我国,其五年病死率极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标准治疗手段,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始终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寻求更优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前沿的药物信息至关重要。MedFind抗癌资讯频道为您提供最新的药物研发和诊疗动态。
本文将通过一例真实的诊疗案例,分享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化疗方案在治疗高级别神经胶质瘤中的成功经验,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病例回顾:一位年轻患者的抗癌之路
初步诊断与治疗挑战
患者为一名20岁男性,因脑内病灶于2022年1月确诊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CNS WHO至少2级)。然而,在接受了手术和后续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6月,颈髓病灶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与头颅病灶同源,级别至少为3级。
2022年7月,患者开始接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同步放疗。然而,治疗开始后不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情评估为疾病进展(PD),肿瘤已沿着脊膜广泛转移,情况十分危急。


图1. 放疗前头颅MRI显示疾病进展

图2. 放疗前脊髓MRI显示多发转移
治疗转折:联合化疗方案登场
面对快速进展的病情,治疗团队决定调整策略。在进行姑息性放疗的同时,于2022年7月29日启动了全新的全身化疗方案:替尼泊苷(Teniposide)联合贝伐珠单抗,并继续使用替莫唑胺。令人振奋的是,在2022年8月底复查时,患者的脊髓病灶被评估为部分缓解(PR),治疗初见成效。

图3. 联合治疗后脊髓病灶部分缓解
维持治疗效果显著:病情持续稳定
初步成功后,患者进入了以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为核心的维持化疗阶段。从2022年9月至12月,患者接受了多个周期的联合化疗。在此期间,多次复查头颅和脊髓MRI,结果均显示疾病稳定(SD),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再出现进展的迹象。

图4. 维持化疗期间头颅MRI检查结果(2022.9.15)

图5. 维持化疗期间脊髓MRI检查结果(2022.10.14)
在安全性方面,患者对该联合化疗方案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常规、生化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对于医生推荐的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患者可以通过可靠渠道获取。例如,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购药服务。
专家解读:为何“替莫唑胺+替尼泊苷”组合有效?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内部存在高度异质性,单一药物往往难以完全清除所有肿瘤细胞。因此,作用机制不同、毒性不重叠的药物联合化疗,是提高疗效、克服耐药的重要策略。
-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作为一种口服烷化剂,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胶质瘤一线化疗药物,但单药疗效仍有提升空间。
- 替尼泊苷(Teniposide):作为一种鬼臼毒类药物,主要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其关键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中枢神经系统穿透性,能有效到达颅内肿瘤部位,且毒性较低。
在本案例中,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成功遏制了在标准治疗下仍在进展的肿瘤,实现了病情的长期稳定。这不仅展示了该方案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为高级别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与专业人士沟通非常重要。您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个性化的初步建议。
结语
该病例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治疗棘手的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有效治疗选择。随着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这一联合化疗方案能够造福更多神经胶质瘤患者,为他们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