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挑战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病理特征为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当这种肿瘤发生在甲状腺时,由于极为罕见,常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巨大挑战。尽管约50%-70%的IMT病例存在ALK基因的重排或融合,但ALK基因的点突变则更为少见,这使得诊断和治疗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病例回顾:一位43岁女性的诊疗之路
一位43岁的女性患者因发现颈部肿块两个月而就医。超声检查显示其左侧甲状腺叶中部有一个3.46×2.58×4.55 cm的实性低回声肿块,血流丰富,超声诊断为TI-RADS 4A类结节。初步的细针穿刺活检(FNAB)提示可能为炎性增生性病变。
为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了左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由典型的梭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排列,并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强表达ALK-1和波形蛋白(Vimentin),这为IMT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1 左甲状腺叶中部可见一实性低回声肿块
关键发现:NGS检测揭示新型ALK突变
为了进一步探明病变的分子特征,研究人员对肿瘤组织进行了下一代测序(NGS)。结果令人意外,检测发现了四个基因突变,分别位于NTRK1、GNAS、RB1和ALK基因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ALK基因第5外显子发现了一个新发突变G1184A,该突变导致了ALK蛋白发生错义突变(p.R395H)。
这一ALK-R395H突变此前在COSMIC和ClinVar等权威数据库中均无报道,属于首次在甲状腺IMT中发现。尽管该突变的功能尚待阐明,但其位于癌症热点区域,提示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这一发现不仅为该病例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决定性证据,也拓宽了我们对IMT遗传图谱的认知。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或基因检测报告有疑问,可以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图2 显微镜检查下的肿瘤细胞形态
ALK突变对IMT治疗的启示
ALK基因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异常激活是多种癌症的驱动因素。在IMT中,ALK基因的异常通常是基因重排或融合,而点突变相对罕见。然而,某些ALK点突变,如F1174L,已被证实可能导致靶向治疗耐药和更强的侵袭性行为。
对于局限性的甲状腺IMT,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案例中的患者在术后接受了长达37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然而,对于无法手术、复发或转移的ALK阳性IMT患者,ALK抑制剂靶向治疗展现了巨大的潜力。药物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和洛拉替尼(Lorlatinib)已在ALK阳性的肺癌和其他部位的IMT中显示出显著疗效。虽然针对甲状腺IMT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但其分子层面的相似性提示,ALK阳性的甲状腺IMT患者也可能从这类靶向药中获益。更多关于ALK抑制剂及其他靶向药物的详细信息,可以在MedFind的药物资讯版块找到。
▲图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总结
本病例首次报道了甲状腺IMT中存在ALK-R395H这一新发突变,为IMT的分子病理学特征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一发现强调了NGS等基因检测技术在诊断罕见肿瘤和识别潜在治疗靶点方面的重要性。未来仍需进一步的功能性研究来阐明该突变的具体生物学效应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