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手术:肺叶切除还是肺段切除?
对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是位于肺实质深部的肿瘤,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肺叶切除术虽然能彻底切除肿瘤,但会牺牲较多的健康肺组织,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肺段切除术作为一种“保肺”手术,虽然创伤小,但其对于深部肿瘤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否保证足够的切缘、避免局部复发,一直存在争议。
然而,一项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该研究表明,在先进的三维(3D)影像技术引导下,锥式肺段切除术治疗深部早期肺癌的疗效,完全不亚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
研究设计与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2年至2018年间收治的349例深部早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均不超过2厘米。其中,222例患者接受了3D指导下的锥式肺段切除术,另外127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肺叶切除术。
研究的关键在于运用了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技术。术前,医生通过该技术为每位接受肺段切除的患者进行精准的手术规划,如同拥有了肺部的“三维导航地图”,能够清晰地确定肿瘤位置、设计切除范围,并设置2厘米的虚拟安全切缘,确保肿瘤被完整切除。
图 1 使用3D多平面重建功能测量结节位置
图 2 3D术前规划示意图
核心发现:疗效相当,生存率无差异
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了长达49个月的中位随访,并进行了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了消除选择偏倚(例如肺叶切除组的患者肿瘤可能本身就更具侵袭性),研究采用了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最终筛选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接近的两组患者(每组77人)进行最终比较。
匹配后的结果令人振奋:
- 无病生存率(DFS):肺段切除组的5年DFS率为97.39%,而肺叶切除组为95.98%,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 总生存率(OS):肺段切除组的5年OS率高达100.00%,肺叶切除组为98.65%,同样没有统计学差异。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最担心的局部复发问题上,接受3D指导肺段切除术的222例患者中,仅有1例(0.45%)发生局部复发,这一比例远低于以往的研究报道,有力地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图 4 匹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
这对早期肺癌患者意味着什么?
这项研究结果为符合条件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表明,对于肿瘤直径≤2cm、位于肺实质深部的低度恶性NSCLC,患者不再需要在“彻底切除”和“保留功能”之间艰难取舍。
3D指导的锥式肺段切除术能够实现两者的平衡:既能达到与肺叶切除术相媲美的肿瘤学疗效,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肺组织,从而保障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您的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手术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您希望获得更多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可以尝试MedFind AI问诊服务。
结论
总而言之,在3D精准导航技术的支持下,锥式肺段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特定类型深部早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不劣于肺叶切除术。手术治疗是抗癌征程中的重要一步,但全面的康复和长期的健康管理同样关键。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版块,获取更多关于肺癌治疗、术后护理及前沿药物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