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阳性早期NSCLC:术后克唑替尼辅助治疗能否改善生存?
对于可手术切除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一直是临床探索的重点。E4512 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术后使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相较于常规观察,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这项研究基于克唑替尼在晚期ALK阳性NSCLC中已证实的卓越疗效和获批地位。来自UT西南医学中心的David Gerber博士公布了该研究的结果,为早期ALK阳性患者的术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如果您对该药物的疗效、副作用或价格有疑问,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
HER2突变NSCLC脑转移:Zongertinib展现治疗潜力
脑转移是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面临的严峻挑战。荷兰癌症研究所的Gerrina Ruiter博士介绍了Beamion LUNG-1试验的数据。该研究评估了新型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Zongertinib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Zongertinib能选择性抑制HER2,同时避开EGFR靶点。本次分析重点关注了基线时存在活动性脑转移(队列4)或稳定/无症状脑转移(队列1)的患者亚组,其结果对于攻克HER2突变NSCLC脑转移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可切除NSCLC:围手术期纳武利尤单抗不影响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在可切除NSCLC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备受关注。来自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的Jonathan D. Spicer博士分享了CheckMate 77T试验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在围手术期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治疗并未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无论其淋巴结状态如何。这一发现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EGFR突变NSCLC:皮下注射Amivantamab联合拉泽替尼方案
针对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治疗方案不断优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德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的Susan C. Scott博士公布了PALOMA-2 II期试验队列5的数据。研究显示,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mivantamab-vmjw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联合每日口服EGFR-TKI拉泽替尼(Lazertinib),在初治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取得了很高的客观缓解率。这种创新的给药方式和联合方案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治疗选择。
广泛期SCLC:Tarlatamab联合PD-L1抑制剂维持治疗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治疗突破有限,患者预后较差。DeLLphi-303 Ib期试验探索了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Tarlatamab联合PD-L1抑制剂作为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在ES-SCLC患者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总生存期数据,且安全性可接受。这一结果为改善SCLC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新的曙光。MedFind致力于为国内癌症患者链接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便捷可靠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
高龄肺癌患者筛查:年龄上限的再思考
肺癌筛查的适宜年龄上限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来自曼彻斯特大学NHS基金会信托基金的Patrick Goodley博士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分析了在两个靶向肺癌筛查项目中,年龄在75至80岁之间被筛查确诊的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这项研究为制定更科学、更具成本效益的老年人群肺癌筛查策略提供了现实世界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