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妥昔单抗治疗后,CLDN18.2靶点会消失吗?
对于携带CLDN18.2靶点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在使用佐妥昔单抗治疗后,作为靶点的CLDN18.2蛋白表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会影响后续的治疗选择?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为胃癌患者的长期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CLDN18.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肿瘤样本。研究人员重点观察了患者从治疗开始(基线)到疾病进展后的CLDN18.2表达动态。
研究结果揭示了复杂的动态变化:
- 按高标准(≥75%)评估:在疾病进展时,约有46.7%的患者仍然维持着高水平的CLDN18.2阳性表达。这意味着,近半数患者在标准定义下,靶点依然存在。
- 放宽标准后,阳性率更高:如果将阳性阈值适当放宽,结果更为乐观。当采用40%和25%的阈值时,分别有66.7%和73.3%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仍被检测为CLDN18.2阳性。
研究中患者的基线特征
CLDN18.2表达从基线到疾病进展的变化情况
动态变化的实例:两个代表性病例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CLDN18.2表达的动态性,研究列举了两个代表性病例:
- 病例1:一名72岁女性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CLDN18.2表达先是下降,但在12个月后疾病进展时,其表达水平又出现了部分恢复。
- 病例2:一名76岁男性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其CLDN18.2表达在治疗初期维持稳定,但在7个月后疾病进展时急剧下降。
这两个病例清晰地表明,CLDN18.2的表达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且这种变化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如何根据这些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患者可以考虑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个性化建议。
表达下降,是否意味着后续靶向治疗无效?
恰恰相反,这项研究的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多种新型的CLDN18.2靶向疗法,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细胞疗法。这些新疗法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对CLDN18.2低表达的肿瘤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因此,即便患者在使用佐妥昔单抗后CLDN18.2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他们仍然有很大可能从这些新型的、要求更低表达阈值的CLDN18.2靶向治疗中获益。如果您想了解这些前沿药物的最新代购信息和价格,MedFind致力于为您提供可靠的渠道。
研究结论与展望
总而言之,这项开创性研究首次揭示了晚期胃癌患者在使用佐妥昔单抗治疗后CLDN18.2表达的动态变化。关键结论是:即使在疾病进展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保留了CLDN18.2靶点表达,尤其是在采用较低检测阈值时。
这一发现强烈暗示,对于初始CLDN18.2阳性的患者,即使一线治疗后出现进展,也不应轻易放弃靶向CLDN18.2的治疗路径。他们仍可能是后续新型CLDN18.2靶向药物的合适人选。更多关于胃癌治疗的最新进展,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