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尤其是小细胞肺癌(SCLC),其狡猾程度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已观察到癌细胞有“劫持”神经元的倾向,利用神经活动来促进自身生长。这种现象在神经胶质瘤、乳腺癌等多种癌症中已有证实。然而,肺癌细胞是否也具备这种能力,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自然》杂志重磅发布:SCLC与神经元形成功能性突触
近期,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同期发表了两篇重磅研究论文,来自斯坦福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德国多家科研机构的团队,首次揭示了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在脑内能够与神经元形成功能性突触,并响应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而显著促进SCLC脑转移瘤的生长。这一发现为理解SCLC的侵袭性及其脑转移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小细胞肺癌:高侵袭性与脑转移倾向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其显著特点是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且在诊断时约有60%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其中脑转移尤为常见。SCLC细胞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本身就具有响应神经系统信号并释放激素的特性,并表现出类似神经元的基因表达特征。这使得研究人员猜测,神经活动可能在SCLC的进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早前研究已发现脑内的SCLC细胞会发生类似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生长出轴突样结构。而《自然》杂志的这两篇最新论文则进一步证实,这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SCLC细胞真正能够与神经元建立起有功能的突触连接,并以此为“养料”促进自身壮大。
神经元-肿瘤突触:SCLC脑转移的关键机制
斯坦福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团队的研究首先证实,肺部迷走神经在原发SCLC的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入分析了9名脑转移SCLC患者的肿瘤样本,发现神经元轴突广泛浸润肿瘤区域,靠近轴突的SCLC细胞增殖更为活跃。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CLC细胞在脑内发生了神经样重编程,诱导了丰富的突触基因表达程序,这在其他转移部位并不存在。
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人员清晰地观察到SCLC脑转移组织中存在突触结构,大约30%-50%的SCLC细胞与神经元形成了突触连接。这些突触在功能上能够响应谷氨酸能和GABA能神经元的活动,驱动SCLC细胞膜去极化并促进其增殖。有趣的是,SCLC细胞还能反向增强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和电活动,甚至诱导自身表达类似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重塑神经元微环境。这或许能解释SCLC脑转移患者中癫痫发作的临床联系。
靶向神经元-肿瘤突触:治疗新策略
鉴于神经元-肿瘤突触在SCL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提出将其作为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他们测试了广泛用于临床癫痫治疗的药物——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该药物通过干扰突触小泡释放,减少神经元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左乙拉西坦能够有效减少SCLC脑转移小鼠的肿瘤负荷,并抑制癌细胞增殖,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
另一篇论文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再次确认SCLC细胞可形成功能性突触并受神经元信号影响。该研究进一步发现,抑制谷氨酸信号是有效的干预思路。药物DCPG和利鲁唑(Riluzole)被证实能显著减少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并延长生存期。值得关注的是,化疗联合利鲁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为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联合治疗选择。
为SCLC患者带来新希望
这两项突破性研究不仅揭示了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全新机制,更指明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药物干预方向。左乙拉西坦和利鲁唑等现有药物的“老药新用”潜力,为SCLC患者,特别是那些面临脑转移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癌症患者,了解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至关重要。同时,获取海外创新药物也成为许多患者的迫切需求。MedFind作为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可靠的购药服务,帮助患者及时获取所需的抗癌药物。
如果您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有疑问,或希望获取个性化的药物信息,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能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指导。
此外,MedFind还提供丰富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疾病与治疗进展,共同对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