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击宫颈癌的挑战与希望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据统计,仅2020年全球新增病例就高达约60万例。尽管在高收入国家其发病率已有所控制,但在许多资源有限的地区,宫颈癌仍然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提出了全球消除宫颈癌的宏伟战略,其核心目标包括:为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确保70%的女性在35岁和45岁时接受高效筛查,并为90%的确诊患者提供及时治疗,最终目标是将宫颈癌发病率控制在每10万人中低于4例的水平。
韩国在过去二十年里,宫颈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已显著下降,但要实现WHO的消除目标,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一项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最新研究,通过精密的模型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优化筛查策略和提高疫苗覆盖率来加速这一进程。
研究方法:模拟未来的抗癌路径
该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年龄结构的确定性动态模型,全面模拟了从2024年到2100年间,韩国女性宫颈癌疾病负担的变化。这个复杂的模型整合了HPV病毒的传播动态、人群的性行为模式、宫颈癌的自然病程,以及不同筛查和疫苗接种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研究人员评估了多达36种不同的筛查策略组合,并结合了韩国国家免疫计划(NIP)中为12岁女孩接种2价或4价HPV疫苗的实际情况,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核心发现:优化策略可大幅提前消除目标
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筛查策略的优化至关重要。数据显示:
- 在当前政策(20岁起每两年一次巴氏涂片检测)和现实接种/筛查率下,韩国预计将在2044年实现宫颈癌消除目标。
- 若将筛查方式升级为每2至3年进行一次高危型HPV(hrHPV)检测,可额外减少27%的癌症新发病例和13%的死亡病例。
- 采用更优的hrHPV检测策略(25岁起,每2年一次),即使在现实场景下,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也可提前至2038年。
更令人鼓舞的是,如果在理想场景下,即到2030年将筛查覆盖率提升至70%、疫苗接种率提升至90%,那么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最早可在2034年实现,比当前政策下的预测提前了整整10年!
图:按年龄划分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患病率,基于模型和流行病学数据的预测
筛查技术与疫苗接种:缺一不可的关键
该研究进一步强调,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检测相比,高风险HPV检测具有明显优势。如果将巴氏涂片检测的间隔延长至5年,将显著推迟消除目标的实现。敏感性分析还发现,国家疫苗计划的缺失可能会使消除时间延迟7年,这凸显了政府主导的免疫计划在宫颈癌防控中的核心地位。
图:在韩国现有筛查策略下实现宫颈癌消除的预计时间框架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为全球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积极转向以高危HPV检测为核心的筛查策略,并持续提高筛查和HPV疫苗的覆盖率,我们可以显著减轻宫颈癌带来的疾病负担,并大大加快实现全球消除目标的步伐。如果您对宫颈癌的预防、筛查或治疗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通过MedFind抗癌资讯获取更多前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