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近日,一项在中国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NCT06746870)公布了初步数据,显示新型PD-L1 x VEGF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IMM2510(又称AXN-2510) 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疗效,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IMM2510临床试验的关键疗效数据
根据已公布的研究结果,在21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IMM2510联合化疗方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总体缓解率(ORR)达到62%,所有缓解均为部分缓解(PR)。
- 在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中,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的缓解率高达 80%。
-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例)的缓解率为 46%。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截止时,大多数可评估患者仅完成了一次肿瘤评估,这预示着随着治疗的继续,未来数据可能更值得期待。
安全性与耐受性分析
在药物的安全性方面,IMM2510同样表现良好。在33名纳入安全性评估的患者中,并未报告任何剂量限制性毒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AEs)普遍与VEGF抑制剂相关,如高血压、蛋白尿和咯血等,整体可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度。仅有一名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而停止治疗,未发生因TRAE导致的剂量减少或死亡事件。良好的安全性数据为IMM2510的未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这项2期临床研究(NCT06746870)
这项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的2期研究旨在评估IMM2510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主要入组了特定类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基因突变状态: 要求为EGFR野生型,且不携带ALK或ROS1基因融合。
- 治疗线数: 未接受过针对晚期NSCLC的系统性治疗(即一线治疗)。
- 基本要求: 年龄18岁以上,ECOG体力状况评分为0或1,且至少有一个符合RECIST 1.1标准的可测量病灶。
研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不同队列,分别接受IMM2510联合相应的化疗方案(非鳞癌:培美曲塞+铂类;鳞癌:紫杉醇+铂类)。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
未来展望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表示:“IMM2510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已显示出初步但极具说服力的活性。PD-L1 x VEGF双抗类药物有潜力成为N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 这些积极的早期数据为IMM2510进入3期临床研究铺平了道路,并为该药物在更多适应症中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于寻求最新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这些前沿药物的详细信息至关重要。MedFind致力于提供全球最新的药物资讯和代购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治疗新希望。如果您对IMM2510或其他肺癌靶向药的适应症、副作用及价格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的AI问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