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癌症治疗的新篇章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落下帷幕,全球顶尖的肿瘤学专家们共同见证了癌症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本次大会聚焦于创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策略、日益精准的个体化化疗方案以及PD-1/PD-L1抑制剂的最佳应用。这些前沿研究不仅揭示了癌症发生、发展和耐药的深层生物学机制,更将这些洞见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新药物、新策略和监测方法,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存与生活质量改善的新希望。MedFind为您精选并解读了本次大会中最激动人心的19项研究摘要,覆盖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多个领域。
乳腺癌治疗新进展
SERENA-6研究:Camizestrant用于ESR1突变晚期乳腺癌
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中,ESR1突变的出现是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3期临床试验SERENA-6 (NCT04964934) 的结果显示,在疾病进展前,通过ctDNA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将治疗方案从芳香化酶抑制剂(AI)切换为口服SERD药物Camizestrant,并继续联用CDK4/6抑制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研究结果:Camizestrant联合CDK4/6抑制剂组的中位PFS为16.0个月,而继续使用AI联合CDK4/6抑制剂组仅为9.2个月(HR=0.44, P
- 专家视角: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Sara M. Tolaney博士认为,这种基于分子进展而非影像学进展来调整治疗的策略,是“范式转变”,它能有效延缓疾病症状的出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一新策略的疗效显著,未来获批后,患者将关心其具体价格和购买途径。
ASCENT-04研究: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TNBC
对于PD-L1阳性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线治疗迎来了新突破。3期ASCENT-04/KEYNOTE-D19研究 (NCT05382286) 的主要结果表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 Trodelvy)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Keytruda)的方案,相较于标准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 研究结果:戈沙妥珠单抗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1.2个月,而化疗联合组为7.8个月(HR=0.65, P
- 专家视角:迈阿密癌症研究所的Manmeet Singh Ahluwalia博士指出,ADC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为包括脑转移在内的TNBC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其强大的疗效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妇科肿瘤治疗新突破
TRUST研究:晚期卵巢癌手术时机再探讨
3期TRUST试验 (NCT02828618) 对比了原发性肿瘤细胞减灭术(PCS)与新辅助化疗后进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PCS组的PFS优于ICS组(22.1个月 vs 19.7个月, HR=0.80, P=.018),这再次强调了对于身体条件允许且肿瘤可切除的患者,PCS仍是标准治疗方案。
ROSELLA研究:Relacorilant为铂耐药卵巢癌带来新希望
对于治疗选择有限的铂耐药卵巢癌,3期ROSELLA试验 (NCT05257408) 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新型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elacorilant联合白蛋白紫杉醇(nab-paclitaxel),相较于单用白蛋白紫杉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6.54个月 vs 5.52个月, HR=0.70, P=.0076)和总生存期(OS)(15.97个月 vs 11.50个月, HR=0.69, P=.0121)。这一新组合方案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该领域的新标准。
消化道肿瘤前沿进展
MATTERHORN研究:度伐利尤单抗围手术期治疗胃癌/胃食管交界癌
3期MATTERHORN试验 (NCT04592913) 评估了在FLOT围手术期化疗方案中加入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 Imfinzi)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可切除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度伐利尤单抗联合FLOT方案显著延长了无事件生存期(EFS),HR为0.71(P
BREAKWATER研究:靶向联合化疗一线治疗BRAF V600E突变结直肠癌
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3期BREAKWATER试验 (NCT04607421) 的数据显示,在mFOLFOX6化疗基础上联合康奈非尼(Encorafenib, Braftovi)和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的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PFS获益。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达到12.8个月,而标准化疗组仅为7.1个月(HR=0.53, P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亮点
AMPLITUDE研究:尼拉帕利联合方案治疗HRR突变前列腺癌
3期AMPLITUDE试验 (NCT04497844) 针对携带HRR基因改变的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患者,结果表明,尼拉帕利(Niraparib)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的方案,相比安慰剂联合方案,显著降低了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HR=0.63, P=.0001)。对于携带BRCA1/2等不良预后突变的患者,这一新组合疗法带来了新的希望。
NIAGARA研究:ctDNA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预后价值
对3期NIAGARA试验 (NCT03732677) 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循环肿瘤DNA(ctDNA)可作为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无论ctDNA状态如何,围手术期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均显示出EFS获益。此外,术前ctDNA转阴的患者预后更佳,这为未来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
PDIGREE研究:肾细胞癌的序贯与适应性治疗探索
适应性3期PDIGREE研究 (NCT03793166) 正在探索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mccRCC)的最佳治疗序列。初步分析显示,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的初始治疗后,根据影像学反应调整后续治疗是可行的。该研究的最终结果或将为免疫疗法的序贯使用提供重要指导。
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
IMforte研究:芦比替定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维持治疗
3期IMforte试验 (NCT05091567) 结果堪称实践改变。对于ES-SCLC患者,在一线诱导治疗后,使用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 Zepzelca)联合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 Tecentriq)进行维持治疗,相比单用阿替利珠单抗,显著改善了PFS(5.4个月 vs 2.1个月, HR=0.54, P
DeLLphi-304研究:Tarlatamab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
本次ASCO年会的另一大亮点来自3期DeLLphi-304试验 (NCT05740566)。结果显示,新型DLL3靶向T细胞衔接剂Tarlatamab (Imdelltra) 作为SCLC的二线治疗,与标准化疗相比,取得了统计学上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OS和PFS改善。
- 研究结果:Tarlatamab组的中位OS为13.6个月,化疗组为8.3个月(HR=0.60, P
- 专家视角:乔治城大学隆巴迪综合癌症中心的Stephen Liu博士直言:“这应该成为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 Tarlatamab的卓越疗效使其成为SCLC治疗领域最有希望提供持久缓解的药物之一,其未来的价格和全球供应情况备受关注。
CheckMate 816研究: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方案显著改善NSCLC总生存期
3期CheckMate 816研究 (NCT02998528) 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对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比单纯化疗,带来了显著的OS获益(HR=0.72, P=.0479)。60个月的OS率分别为65%和55%。这一结果确立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早期NSCLC治疗中的关键地位。
NeoADAURA研究: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EGFR突变NSCLC
3期NeoADAURA试验 (NCT04351555) 探索了奥希替尼(Osimertinib, Tagrisso)单药或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的EGFR突变NSCLC的新辅助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含奥希替尼的方案显著提高了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奥希替尼+化疗组26%,奥希替尼单药组25%,单纯化疗组2%)。这一研究将靶向治疗引入NSCLC新辅助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术前获得深度缓解的新机会。
血液肿瘤治疗新进展
COMMANDS研究:Luspatercept一线治疗低危MDS首次证实生存获益
3期COMMANDS试验 (NCT03682536) 的OS分析显示,对于未经ESA治疗的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Luspatercept (Reblozyl) 不仅能更持久地帮助患者摆脱输血依赖,还首次在随机研究中证实了OS的改善。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Naval G. Daver博士强调,这是低危MDS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可能促使临床医生更早地为贫血患者考虑使用Luspatercept。
SEQUOIA研究:泽布替尼治疗del(17p) CLL/SLL的5年疗效
3期SEQUOIA试验 (NCT03336333) C组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泽布替尼(Zanubrutinib, Brukinsa)在治疗携带del(17p)这一高危因素的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中,展现出持久的疗效。5年PFS率高达72.2%,且中位PFS尚未达到,证实了其作为一线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
MIDAS研究:MRD指导下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
3期MIDAS试验 (NCT04934475) 探索了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中,能否依据微小残留病(MRD)状态来指导治疗。结果显示,对于诱导治疗后已达MRD阴性的患者,后续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并未比继续使用Isa-KRd方案带来更高的MRD阴性率。该研究为未来基于MRD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但专家认为在改变实践前仍需更长期的随访数据。
PhasED-Seq技术:精准预测DLBCL患者预后
一项前瞻性试验验证了PhasED-Seq技术在评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结束后ctDNA-MRD状态的价值。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MRD阴性的患者预后极佳(26个月PFS率85%),而MRD阳性的患者复发风险极高(26个月PFS率15%)。麻省总医院的Jeremy Abramson博士认为,这项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比传统的PET-CT更能准确预测预后,未来有望指导针对MRD阳性患者的干预治疗,以预防复发。
皮肤癌/黑色素瘤治疗新动态
C-POST研究:西米普利单抗辅助治疗高危皮肤鳞癌
3期C-POST试验 (NCT03969004) 表明,对于手术和放疗后的高危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使用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 Libtayo)进行辅助治疗,相比安慰剂,能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HR=0.319, P
DREAMseq研究:BRAF突变黑色素瘤“免疫先行”策略5年数据
3期DREAMseq试验 (NCT02224781) 的最终临床结果再次证实了“免疫先行”策略的长期优势。对于BRAF V600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先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再序贯使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的治疗顺序,其5年OS率高达63.3%,远超靶向先行的33.9%。这一长期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即对于大多数BRAF突变患者,应优先考虑免疫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