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新药 lisaftoclax(APG-2575) 的上市申请。该药物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包括BTK抑制剂)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这一里程碑式的批准,意味着 lisaftoclax 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为国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Lisaftoclax:新一代BCL-2靶向药的作用机制
Lisaftoclax是一款新型、口服的小分子药物,其核心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BCL-2蛋白。在许多癌细胞中,BCL-2蛋白过度表达,从而抑制了细胞的正常凋亡(程序性死亡)过程,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通过精准阻断BCL-2,lisaftoclax能够重新启动癌细胞的凋亡程序,从而达到抗癌效果。
关键临床研究:疗效与安全性数据解读
此次lisaftoclax在中国的获批,主要基于一项关键性的II期临床试验(APG2575CC201;NCT05147467)的积极数据。这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lisaftoclax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的有效性。这些患者既往曾接受过化疗免疫疗法和/或BTK抑制剂治疗但病情出现进展或不耐受。
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每日口服 600mg lisaftoclax 治疗后,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即总缓解率(ORR)表现出色。这充分证明了lisaftoclax对于经过多线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Lisaftoclax的安全性与常见副作用
除了卓越的疗效,lisaftoclax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在关键临床试验中,该药物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肿瘤溶解综合征(TLS),这是BCL-2抑制剂一类药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严重副作用。此外,lisaftoclax引起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低且均可控,非血液学毒性也多为1级或2级的轻度反应。整体而言,其可管理的副作用谱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患者而言,了解lisaftoclax的具体副作用、价格和购买渠道至关重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专家观点与未来研究方向
该试验的主要研究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淋巴瘤中心李建勇教授指出:“lisaftoclax的获批及时响应了这一患者群体的迫切医疗需求,有效填补了中国在CLL/SLL治疗领域BCL-2抑制剂的空白。” 他还补充道,凭借其突破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lisaftoclax已被纳入《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这标志着中国血液肿瘤精准治疗的重大进步。
目前,lisaftoclax的潜力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多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旨在评估其在不同治疗场景下的应用,包括:
- GLORA研究: 联合BTK抑制剂用于对BTK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的CLL/SLL患者。
- GLORA-2研究: 联合阿可替尼(acalabrutinib)用于初治的CLL/SLL患者。
- GLORA-3研究: 联合阿扎胞苷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 GLORA-4研究: 联合阿扎胞苷用于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
这些研究的开展预示着lisaftoclax未来可能惠及更广泛的血液肿瘤患者群体。对于寻求该药物治疗方案或有海外靶向药代购需求的患者,及时关注最新的临床进展和审批信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