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后、体内循环肿瘤DNA(ctDNA)呈阳性的结直肠癌(CRC)患者而言,术后辅助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近期在ESMO胃肠癌大会上公布的3期临床试验ALTAIR(NCT04457297)的数据,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口服靶向药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rifluridine/Tipiracil,商品名:朗斯弗 Lonsurf)在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方面展现出积极趋势,尤其在特定亚组中效果显著。
ALTAIR研究核心发现:总体疗效分析
ALTAIR研究共纳入243名术后ctDNA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他们被1:1随机分配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FS)。
在总体人群中:
- 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治疗的患者(n=122),中位DFS为9.30个月。
- 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n=121),中位DFS为5.55个月。
尽管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组的DFS在数值上延长了近4个月,但从统计学角度看,这一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水平(HR, 0.79; P = .107)。在12个月和24个月的DFS率方面,治疗组分别为31.8%和16.9%,而安慰剂组则为26.8%和14.5%,同样显示出积极趋势。
关键突破:IV期及MSS型患者获益显著
该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来自于亚组分析。数据显示,特定类型的患者从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治疗中获得了明确且显著的益处。
- IV期结直肠癌患者: 在这一亚组中,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的疗效尤为突出。治疗组的中位DFS达到了9.76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3.96个月,风险比(HR)为0.53,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12)。这表明对于初诊时为IV期、经手术切除后ctDNA仍为阳性的患者,该药能有效延缓疾病复发。
- 微卫星稳定(MSS)型患者: 分析同样显示,MSS状态的患者也能从该治疗中获得显著益处。
相比之下,在I-III期患者中,两组的中位DFS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药物安全性与生活质量评估
安全性是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的重要考量。研究显示,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治疗组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
- 主要不良事件: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74.6%)、白细胞计数下降(63.9%)等。其中,3级及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6.6%,是临床上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的副作用。
- 剂量调整: 由于不良事件,治疗组中有95.1%的患者需要暂停用药,37.7%的患者需要减少剂量,这提示在用药期间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 生活质量: 尽管治疗期间患者的全球健康状况评分有所下降,但在治疗结束后(从第24周及以后),两组之间的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暂时性的。
研究总结与展望
ALTAIR研究虽然未能在总体人群中达到其主要终点,但其亚组分析结果极具价值。它首次证实了对于根治性切除术后ctDNA阳性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朗斯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选择,能够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对于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该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价格及海外代购渠道的患者,MedFind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信息服务,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