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与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有关,例如肾上腺产生的激素过多。轻度自主皮质醇分泌(MACS)是肾上腺意外瘤的一种常见表现,可能导致皮质醇分泌轻微升高,进而影响血压。对于这类患者,手术切除肾上腺(肾上腺切除术)是否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减少对降压药物的依赖,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的一项临床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肾上腺肿瘤伴MACS引起的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
研究方法概览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欧洲多家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旨在评估肾上腺切除术对伴有单侧良性肾上腺意外瘤和MACS的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 研究纳入了患有单侧肾上腺腺瘤(直径≥2厘米)并伴有MACS的患者,这些患者通过多次家庭血压测量确诊为高血压。
- 所有患者首先接受标准化分级降压治疗,直至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
- 共有52名患者(中位年龄63.3岁,69%为女性)被随机分配到肾上腺切除术组或保守治疗组,并接受了为期13个月的随访。随机分组后,根据分级治疗方案调整降压药物。
- 主要研究终点是各组中,在维持正常家庭血压(< 135/85毫米汞柱)的同时,能够将降压药物治疗至少减少一个级别的患者比例。
核心研究发现
研究结果显示,肾上腺切除术在改善这类患者的高血压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 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肾上腺切除术组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在维持正常血压的同时,成功将降压药物治疗至少减少了一个级别(46% vs 15%;调整后的风险差为0.34;P = .0038)。
- 更令人鼓舞的是,在接受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中,超过半数(52%)能够在维持正常收缩压(< 135毫米汞柱)的同时,完全停用所有降压药物。而在保守治疗组中,没有患者达到这一目标。
- 安全性方面,两组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比例相似(肾上腺切除术组35%,保守治疗组31%),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报告。
临床实践意义
正如专家在相关评论中所述,“对于伴有高血压和明确MACS生化证据的个体,特别是那些肾上腺腺瘤较大的患者,这项研究为肾上腺切除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据。”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特定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引起的高血压,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更积极有效的干预手段,有望帮助患者摆脱或减少对长期降压药物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需要了解更多肿瘤相关信息、治疗方案或海外新药的患者,可以考虑利用专业的资源。例如,通过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咨询,或查阅抗癌资讯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疗信息。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获取海外特定药物,药品代购服务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研究局限性
该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局限性。此外,用于诊断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标准可能导致部分患者被过度诊断和治疗。研究结果不能直接推广到伴有双侧肾上腺意外瘤和MACS的患者。
研究支持与利益披露
这项研究获得了法国卫生部的资助,研究的德国部分额外获得了德国研究基金会的支持。部分作者报告了接受酬金、研究资助、会议差旅支持以及与多家制药公司和其他机构存在其他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