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或转移性非角化型鼻咽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尤其在美国等地区,其治疗选择 historically 较为有限。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Penpulimab(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这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这一重要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年4月24日,FDA正式批准了Penpulimab-kcqx与顺铂(cisplatin)或卡铂(carboplatin)以及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用于成人复发或转移性非角化型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此外,对于接受过含铂化疗及至少一种其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Penpulimab也被批准作为单药治疗。
这些监管决定主要基于两项关键性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III期AK105-304研究(用于一线联合治疗)和II期AK105-202研究(用于单药治疗)。
AK105-304研究:全球III期临床数据揭示显著疗效
AK105-304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研究,其独特之处在于首次纳入了亚洲以外(包括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患者,使其结果更具全球代表性。研究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Penpulimab联合化疗组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研究设计中还包含了交叉选项,安慰剂组中疾病进展的患者被允许交叉至Penpulimab组。患者最初接受6个周期的联合治疗,随后进入Penpulimab或安慰剂单药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最多持续2年。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盲法中心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19.1个月时,Penpulimab联合化疗组(n=144)的中位PFS达到9.6个月(95% CI, 7.1-12.5),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n=147)仅为7.0个月(95% CI, 6.9-7.3)。风险比(HR)为0.45(95% CI, 0.33-0.62),P值小于0.0001,表明Penpulimab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在次要终点方面,客观缓解率(ORR)在两组中相似,Penpulimab组为68.1%,安慰剂组为63.9%。然而,缓解持续时间(DoR)在Penpulimab组为9.8个月(95% CI, 7.0-17.5),长于安慰剂组的5.7个月(95% CI, 5.5-6.7)。
安全性和治疗前景
AK105-304研究报告的安全性数据显示,Penpulimab联合化疗方案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管理。值得关注的是,Penpulimab作为一种IgG1单克隆抗体,其Fc段经过修饰,这有助于降低与其他同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率,尤其是3级及以上的严重irAEs。与化疗联合方案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是主要的副作用。
Penpulimab的FDA批准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非角化型鼻咽癌的治疗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它是继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商品名Loqtorzi)之后,第二个获得FDA批准用于该适应症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这一批准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选择,并有望推动未来在不同治疗阶段开展更多相关研究。在亚洲等地,其他获批用于鼻咽癌的PD-1抑制剂还包括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商品名Tevimbra)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等。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AK105-304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未来的研究仍将继续深入。例如,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将有助于识别对Penpulimab治疗反应更好的患者群体,并探索除PD-L1状态以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总生存期(OS)数据在本次分析时尚未成熟,研究人员正期待后续公布更完整的OS结果。
对于希望了解更多关于Penpulimab或其他抗癌药信息、寻求专业AI问诊或考虑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的患者,可以通过专业平台获取帮助。获取全面的药物信息和AI问诊服务,为抗癌之路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