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而言,罹患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尽管现代IBD治疗手段不断进步,炎症控制效果提升,结肠镜监测技术发展,以及环境风险因素的改善,这种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结直肠癌监测体系对于IBD患者至关重要。
近期,英国胃肠病学会(BSG)发布了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监测的最新指南。这份发表在权威期刊《Gut》上的指导意见,更新并取代了2019年的建议,凝聚了最新的循证医学共识。
基于严谨方法学的新指南
新指南的制定过程采用了GRADE(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学,这是一种由Cochrane协作组织推荐的系统性证据评估体系,用于评价系统综述和其他证据综合中的证据确定性。这确保了指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一个多学科、多中心的专家团队参与了指南的编写,成员涵盖了牛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学者,以及胃肠病医生、内镜医生、外科医生、专科护士和患者代表。他们系统性地回顾了超过7500篇出版物,最终形成了73条声明,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并指导IBD患者结直肠监测的最佳实践。
为临床实践提供精准指导
指南的共同第一作者、牛津大学转化胃肠病学和肝脏科的顾问胃肠病学家兼内镜医生James East教授表示,新指南为“从事IBD患者诊疗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准确、最新的建议”,赋予他们“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和治疗所需的工具”。
指南内容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如何与个体IBD患者讨论结直肠癌风险、监测的适用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和频率,以及监测服务应如何组织和构建。
强调透明度与个体化护理
指南的合著者、中央兰开夏大学生物医学证据合成与转化(BEST)中心主任Morris Gordon教授指出,团队在方法学上实现了“重大转变”。他强调,指南“完全应用了最高标准的GRADE方法”。
虽然GRADE是国际公认的指南制定“金标准”,但其执行情况常有差异。Gordon解释说,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南制定小组常会“回归到专家权威和个人意见”,这可能误导读者对证据强度的判断。新指南通过透明地应用GRADE方法,清晰标识了基于证据的建议以及专家意见或良好实践声明,帮助临床医生不仅理解推荐意见,还能了解支持证据的强度和局限性。
指南的一项重要创新是风险阈值计算器的实际应用,这一工具旨在支持临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决策,实现更加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筛查技术的新见解
新指南还对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提出了建议。证据表明,使用较低剂量或不含聚乙二醇(PEG)的肠道准备方案同样有效,且患者耐受性更好。
在内镜成像技术方面,研究显示,染料增强内镜(染色内镜)在病灶检测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高清白光内镜。这可能标志着筛查技术的一个重要转变方向。
基于风险分层的监测间隔
英国克罗恩病与结肠炎协会服务与证据主任Catherine Winsor对新指南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前迈出的巨大一步”。她指出,这些改变“应能帮助在IBD患者中更早地发现更多结直肠癌”。
虽然大多数IBD患者不会发展为结直肠癌,但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在第一阶段被诊断出来,超过90%的患者能够生存。Winsor解释说:“指南为患者的风险分层提供了明确建议,并根据风险分层确定了监测性结肠镜检查的间隔。”
指南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 高风险:每年一次
- 中风险:每三年一次
- 低风险:每五年一次
早期筛查和不典型增生管理建议
BSG建议,所有IBD患者应在症状出现约8年后进行首次结肠镜检查。而对于伴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应在诊断时即进行结肠镜检查。
指南推荐对高风险患者使用染色内镜,因为它能提高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的检出率。Winsor补充说,指南“包含了不典型增生后续治疗的明确方案”,并再次强调染色内镜是监测高风险患者的首选技术,因为它能增强不典型增生的检测能力。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至关重要,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如果后续需要进行癌症治疗,了解最新的靶向药、仿制药等信息,以及如何获取这些药物(例如通过可靠的海外购药渠道),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也非常重要。您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获取更多药物信息和代购服务,或使用AI问诊服务进行初步咨询。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IHR)、牛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和NIHR纽卡斯尔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
Sheena Meredith博士是一位资深的医学作家、编辑和医疗传播顾问,在为医学专业人士和公众撰写文章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她拥有医学、法律和医学伦理学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