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联合疗法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治疗中显现潜力
根据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的II期PLUME试验(NCT05282901)数据,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商品名:Lenvima)的治疗方案,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中观察到了积极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如果您对该联合疗法有任何疑问,或希望了解其全球代购渠道,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
PLUME试验的关键疗效数据
该研究成功达到了其在两个患者队列中的主要终点:
- 在HLA-A*02:01阴性且未接受过泰本妥法斯(Tebentafusp)治疗的患者中,27周的无进展生存率(PFS)为31.8%。
- 在HLA-A*02:01阳性且先前接受过泰本妥法斯治疗的患者中,27周的PFS率达到了60.7%。
研究报告人、居里研究所的肿瘤内科医生Manuel Rodrigues博士指出:“在泰本妥法斯的III期研究中观察到,后续治疗可能比历史数据显示出更好的活性。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的组合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尤其是在先前接受过泰本妥法斯治疗的患者中,这表明这些治疗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该联合方案的总体安全性与先前涉及帕博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的试验一致,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具体剂量调整情况如下:
- 仑伐替尼:76%的患者暂停用药,26%的患者减少剂量,4%的患者停药。
- 帕博利珠单抗:22%的患者暂停用药,4%的患者停药。
最常见的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
- 疲劳(在初治组和经治组中分别为81.8% vs 69%)
- 高血压(77.3% vs 69%)
- 腹泻(45.5% vs 65.5%)
- 甲状腺功能减退(45.5% vs 65.5%)
- 关节痛(40.9% vs 58.6%)
- 细胞溶解性肝炎(40.9% vs 58.6%)
- 黏膜炎(45.5% vs 41.4%)
- 发音困难(31.8% vs 44.8%)
- 腹痛(27.3% vs 44.8%)
有效管理这些副作用对于维持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随时通过MedFind资讯版块获取更多关于药物副作用管理的知识。
PLUME研究设计与背景
PLUME是一项在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进行的学术性、单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共招募了51名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并根据HLA-A*02:01状态分为两个队列:阴性队列(22人)和阳性/经泰本妥法斯治疗队列(29人)。
治疗方案为每3周静脉注射200mg帕博利珠单抗(最多35个周期),并每日口服20mg仑伐替尼,直至疾病进展。研究的主要终点是27周的无进展生存率。
为何探索这一联合疗法?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与皮肤黑色素瘤不同,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转移,其中超过90%的患者出现肝转移,目前中位总生存期(OS)约为20个月。
泰本妥法斯是首个改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OS的疗法,但其益处仅限于HLA-A*02:01阳性患者(约占45%)。此外,由于低突变负荷和免疫抑制微环境,像帕博利珠单抗这样的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有限。
添加仑伐替尼的理论依据在于其VEGFR/FGRF阻断作用可以使血管正常化,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增强T细胞浸润。仑伐替尼与帕博利珠单抗的组合已在子宫内膜癌和肾癌中显示出优于单药治疗的前景。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黑色素瘤患者,了解最新的药物信息和获取渠道至关重要。MedFind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全球药品代购服务,确保您能及时获得所需的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