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夺走数十万患者的生命。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导致手术和肝移植等根治性手段难以实施。对于由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俗称非酒精性脂肪肝)引发的肝癌,治疗选择更是有限,患者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然而,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的突破性研究,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降胆固醇药“跨界”抗癌:阿托伐他汀的惊人发现
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物——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竟然展现出强大的抗肝癌潜力。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阿托伐他汀直接攻击肝癌细胞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它能与现有疗法(如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联用,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甚至对最难治的MASLD相关肝癌也有效。
揭秘抗癌机制:切断肝癌细胞的“生命线”
这项研究深入剖析了阿托伐他汀抗癌的奥秘:它通过阻断肝癌细胞的“代谢补给线”——甲羟戊酸途径,从而削弱癌细胞抵抗“铁死亡(ferroptosis)”的能力,最终促使癌细胞“自我毁灭”。铁死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癌细胞因脂质过度氧化而崩溃。为了抵抗这种死亡,癌细胞依赖两条“防护盾”:谷胱甘肽/GPX4途径和辅酶Q10(CoQ10)/FSP1途径。而甲羟戊酸途径正是合成这些“防护盾”的关键。
研究发现,甲羟戊酸途径中的MVD酶会产生IPP代谢物,IPP既是CoQ10的合成原料,又能修饰硒代半胱氨酸-tRNA,进而帮助合成抗铁死亡的关键蛋白GPX4。简而言之,甲羟戊酸途径是肝癌细胞,尤其是MASLD相关肝癌细胞的“生存命脉”。研究团队在人类肝癌样本中观察到MVD在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阻断相关基因,癌细胞的GPX4合成受阻,导致大量铁死亡,转移能力也显著下降。
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与靶向药、免疫疗法协同增效
既然甲羟戊酸途径如此关键,那么阻断它会带来什么效果?研究人员使用MVD抑制剂6-FMEV,成功降低了癌细胞中IPP和CoQ10含量,并抑制了GPX4的合成,使癌细胞的两条“防护盾”全面瓦解,最终被铁死亡“消灭”。在动物实验中,6-FMEV不仅抑制了原发肿瘤生长,还显著减少了肺部转移,对MASLD相关肝癌模型也表现出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图:6-FMEV与TKIs协同抑制肝癌
更令人振奋的是,阿托伐他汀也展现出类似效果。它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上游的HMGCR酶,导致肝癌细胞中IPP、CoQ10含量下降,GPX4合成减少,最终诱导铁死亡。动物模型显示,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使肿瘤生长减少33%;若与抗PD-1免疫疗法联用,肿瘤重量减少近一半(45%);而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仑伐替尼(Lenvatinib)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惊人——肿瘤缩小了58%,且对MASLD相关肝癌同样有效。
为肝癌患者带来新希望:低成本、高安全性、多选择
研究负责人Carmen Wong Chak-Lui教授指出,肝癌细胞的“防御工事”——甲羟戊酸途径,正是阿托伐他汀的攻击目标。这种“旧药新用”的策略,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疗的疗效,而且由于阿托伐他汀已使用数十年,其安全性有充分保障,患者无需承担额外副作用。对于寻求海外优质靶向药的患者,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提供便捷可靠的购药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所需的治疗药物。
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它为晚期肝癌,特别是MASLD相关肝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联合治疗思路。阿托伐他汀价格亲民、易于获取,有望大幅降低治疗成本。此外,平台还提供AI问诊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您可以在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获取更多前沿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
目前,研究团队正积极推进临床试验,期待这项创新疗法能尽快惠及广大患者,为那些曾被认为“无药可医”的肝癌患者,特别是脂肪肝相关肝癌患者,点燃新的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