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是辅助治疗的关键基石。然而,这类药物在有效抗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加速骨吸收,从而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即所谓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丢失(AIBL)。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来自七个专业学会的专家团队近期在《骨肿瘤学杂志》上联合发布了关于AIBL管理的新版立场声明,为骨科专家和肿瘤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指南。
为何关注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丢失(AIBL)?
2017年,多个跨学科协会曾发布首份AIBL联合立场声明,旨在解决乳腺癌患者标准激素治疗导致的骨丢失问题。此次更新的声明,特别强调了接受雌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女性,其骨折风险显著升高。法兰克福骨健康与内分泌中心主任Peyman Hadji博士指出:“芳香化酶抑制剂及其他乳腺癌疗法对绝经后女性骨健康的显著负面影响,凸显了在主要疾病管理的同时,常规评估和适当治疗这类患者的必要性。这份更新的立场声明,汇集了关于接受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女性骨折和风险评估的最新共识,并总结了最合适的治疗模式和理想的AIBL管理算法。”
新版联合声明的核心要点
此次更新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乳腺癌患者接受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骨折风险,会随着目前普遍采用的5至10年延长治疗方案而增加。研究显示,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使用与骨折风险显著升高相关(优势比 [OR] = 1.34;P < .001)。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导致低能量骨折的相对风险为1.59(P = .002),骨质疏松的相对风险为1.53(P = .005)。
声明中详细阐述了骨折风险分层和评估因素,以及预防AIBL的适当抗骨吸收治疗方案。此外,声明还提供了多项基于证据的AIBL治疗算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路径。
双膦酸盐:骨骼保护与抗肿瘤的双重益处
值得关注的是,专家组还指出,双膦酸盐治疗除了对骨骼健康有益外,还能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抗肿瘤益处。研究发现,双膦酸盐治疗与绝经后乳腺癌AIBL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降低、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改善相关。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主席Nicholas Harvey博士强调:“每一位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女性都应该了解其升高的骨折风险及其后果。这份更新的指南整合了骨折预防和治疗的最新专业知识,并呼吁骨科专家和肿瘤医生将其融入日常实践。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基于证据的策略,在优化癌症治疗的同时,有效保护骨骼健康。”
对于需要了解更多癌症治疗信息、寻求海外购药渠道或AI问诊服务的患者,可以访问MedFind的抗癌资讯、药品代购服务或AI问诊平台,获取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