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源自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其转移特性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焦点。黑色素瘤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扩散至远处器官,如肺、脑和肝。尽管对转移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肿瘤微环境(TME)如何影响黑色素瘤的转移模式和器官趋向性,尤其是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表现出的差异(年轻患者易发生脑转移,老年患者易发生肝转移),其背后机制仍不完全清晰。深入理解这些机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抗癌药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Cell》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皮肤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质种类对黑色素瘤转移和器官偏好的关键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皮肤中的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质成分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显著影响了黑色素瘤细胞的行为。
具体而言,研究表明:
- 年轻皮肤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质(如磷脂酰胆碱)能够激活黑色素瘤细胞内的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氧化磷酸化(OXPHOS)和氧化应激水平。这似乎能抑制黑色素瘤的整体转移负担,并使其更倾向于转移到肺部,而减少向肝脏的转移。
- 相反,老年皮肤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质(如神经酰胺)则激活S1P-STAT3-IL-6信号通路,降低OXPHOS水平。这反而增加了黑色素瘤的转移负担,并使其更倾向于转移到肝脏。
研究还发现,通过调节黑色素瘤细胞的OXPHOS水平或阻断IL-6受体,可以改变这种由脂质可用性决定的年龄特异性转移模式,这为潜在的靶向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者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小鼠模型实验验证了这些发现。他们观察到,老年小鼠体内的黑色素瘤转移负担更高,且主要转移至肝脏,与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致。单细胞RNA测序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在不同脂质环境下,黑色素瘤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的显著差异。
这项研究不仅深入阐释了皮肤微环境中的脂质成分如何影响黑色素瘤的转移“去向”,也为理解癌症转移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识别出IL-6受体等潜在靶点,为未来开发针对黑色素瘤转移的新型靶向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
对于正在与黑色素瘤抗争的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了解这些最新的抗癌药研究进展和潜在治疗靶点信息至关重要。获取海外靶向药或仿制药有时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您对这些复杂的药物信息、治疗方案或自身病情有疑问,可以尝试使用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的专业信息和建议。
未来,针对脂质代谢通路或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研究,有望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持续关注抗癌资讯,了解全球最新的研究突破和药物信息,对于制定更优化的治疗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图:该研究模式图
原始出处:Cancer Cell. 2025 Apr 22:S1535-6108(25)00138-2. doi: 10.1016/j.ccell.2025.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