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期或转移性HPV相关癌症患者而言,寻找更有效、更持久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效果有限,尤其是在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产生耐药后。因此,开发创新的联合疗法,靶向肿瘤的不同机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项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单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为晚期HPV相关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评估了PDS0101(一种HPV 16型治疗性疫苗)、PDS01ADC(一种靶向肿瘤的白细胞介素-12抗体偶联药物)以及bintrafusp alfa(一种双功能PD-L1/TGF-β抑制剂)三药联合疗法在这一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与患者群体
这项临床试验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进行,共纳入了50名晚期或转移性HPV相关癌症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既往治疗情况被分为两组:14名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初治患者,36名为ICB耐药患者。
研究中,患者接受了以下治疗方案:
- PDS0101:每4周皮下注射1 mL,共6剂,随后每12周注射一次,共2剂。
- PDS01ADC:每4周皮下注射16.8 μg/kg,或每2周皮下注射8 μg/kg。
- bintrafusp alfa:每2周静脉输注1,200 mg。
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7个月。
关键研究结果:抗肿瘤活性与生存获益
研究结果显示,该三联疗法在不同患者群体中均表现出积极的抗肿瘤活性:
- ICB初治患者(14例):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5.7%(95% CI = 12.8%–64.9%)。中位总生存期(OS)为42.4个月(95% CI, 8.3个月至无法估计)。
- ICB耐药患者(3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6.7%(95% CI = 6.4%–32.8%)。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8个月(95% CI = 9.0–21.3个月)。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HPV16阳性肿瘤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
- ICB初治且HPV16阳性患者(8例):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2.5%(95% CI = 24.5%–91.5%)。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
- ICB耐药且HPV16阳性患者(29例):客观缓解率(ORR)为20.7%(95% CI = 8.0%–39.7%)。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0个月(95% CI = 10.4–22.8个月)。
这些数据表明,该三联疗法,特别是对于HPV16阳性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ICB治疗,都能带来可观的缓解和生存获益。
安全性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50名患者中有26名(52%)出现了≥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包括贫血(26%)、总粘膜出血(18%)和血尿(10%)。重要的是,研究中未观察到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表明该组合疗法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
结论与展望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PDS0101、PDS01ADC和bintrafusp alfa三联疗法在晚期HPV相关癌症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并表现出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和生存期改善,尤其在HPV16阳性患者中。这些积极结果支持进一步评估PDS0101和PDS01ADC联合PD-L1/TGF-β抑制剂在这些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潜力。
这项研究为晚期HPV相关癌症,特别是HPV16阳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深入,这些创新的免疫和靶向组合疗法有望成为未来的重要治疗选择。
对于关注最新抗癌药物进展的患者和家属,及时获取权威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至关重要。当这些创新疗法获批并可在海外获取时,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可以提供便利。此外,AI问诊服务也能帮助患者初步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注意:文中所述药物为临床研究阶段,尚未获批上市。获取任何药物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