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常用姑息疗法。传统TACE(C-TACE)通常使用化疗药物的碘化油乳剂,随后使用栓塞剂。明胶海绵因其价格优势和可吸收性,曾被广泛用作C-TACE的临时栓塞剂。
然而,重复C-TACE治疗中,肝动脉损伤(HAI)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药物输送和肿瘤控制。虽然明胶海绵栓塞后的血管可在数周内再通,但其不规则形状易导致血管近端聚集,增加动脉狭窄或永久阻塞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表面光滑的球形明胶微球,旨在实现更远端、更精确的栓塞。近期,一种新型明胶球(GS)(Nexsphere®)作为明胶海绵颗粒的替代品被推出。Nexsphere由大小均一的球体组成,可在约2周内完全吸收。但明胶球与传统明胶海绵颗粒的对比研究尚不充分。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对比了C-TACE中使用明胶球(GS)与非球形明胶海绵颗粒(GP)的疗效、不良事件和肝动脉损伤(HAI)情况。
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受C-TACE治疗的36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评估了不良事件、影像学肿瘤反应、局部肿瘤复发和肝动脉损伤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165例患者使用明胶球进行C-TACE治疗,203例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明胶球组和明胶海绵颗粒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73.3%和70.9%,总体肿瘤缓解率分别为99.4%和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累积局部肿瘤复发率也无显著差异(P = 0.558)。但明胶球组的肝动脉损伤发生率(16%)显著低于明胶海绵颗粒组(37.4%)(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索引肿瘤大小≥3cm和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是肝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图 明胶球和明胶海绵颗粒组的累积局部复发率。两组累积局部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58)
该研究表明,在C-TACE治疗肝细胞癌方面,使用明胶球与使用非球形明胶海绵颗粒的疗效和不良事件相似,但明胶球能显著降低肝动脉损伤的发生率。对于需要进行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明胶球可能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正在寻找肝癌靶向药?MedFind为您提供便捷的海外购药渠道,助您获取更多治疗选择。同时,您还可以通过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
原文出处:
Dong Il Gwon,Hee Ho Chu,Gun Ha Kim,et al.Convention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ith gelatin spher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arison with nonspherical gelatin sponge particles.DOI:10.1007/s00330-025-1152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