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饮食与TNBC肺转移风险
实验将小鼠分为三组:低脂饮食组、以橄榄油为基础的高脂饮食组和以可可脂为基础的高脂饮食组。12周后,两个高脂饮食组的小鼠均出现了相似程度的肥胖、内脏脂肪堆积、血糖和瘦素水平升高等现象。
然而,当研究人员为这些小鼠植入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后,惊人的差异出现了。虽然所有组的原发肿瘤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区别,但橄榄油高脂饮食组的小鼠出现了显著更严重的肺转移。它们的肺部重量增加,肺表面的肿瘤结节数量更多,转移灶面积也更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组小鼠肿瘤中的醛脱氢酶(ALDH)活性显著更高,而ALDH是衡量肿瘤干细胞特性和转移潜能的关键标志物。为了排除免疫系统的干扰,研究人员在免疫缺陷小鼠中重复了实验,得到了高度一致的结果,这表明橄榄油饮食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来促进其转移的。
揭秘背后机制:油酸如何“助纣为虐”?
研究团队将焦点锁定在橄榄油的主要成分——油酸上。他们发现了一条清晰的信号传导通路:
- 第一步:转运。油酸需要通过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这位“搬运工”,才能被精准地送入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内部。
- 第二步:整合与激活。进入细胞后,油酸被整合进细胞膜,促进了二酰甘油(DAG)的生成,DAG是激活下游信号的关键分子。
- 第三步:信号传导。DAG的增加激活了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该通路进一步将信号传递给ALDH。
- 第四步:促进转移。最终,ALDH活性增强,赋予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更强的干细胞特性和侵袭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肺转移的风险。
简单来说,这条 油酸 → FABP5 → PKC → ALDH 信号通路,构成了橄榄油饮食在肥胖背景下促进TNBC转移的核心机制。
视角转换:植物脂肪与抗肿瘤免疫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就此将橄榄油拉入“黑名单”呢?另一项发表于Nature Metabolism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该研究比较了动物源性高脂饮食(如猪油、黄油)和植物源性高脂饮食(如橄榄油、椰子油)对肿瘤的影响。
结果发现,虽然所有高脂饮食都导致了肥胖,但结局却截然不同:
- 动物脂肪组: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其机制是削弱了机体NK细胞和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 植物脂肪组:肿瘤生长速度与低脂对照组无异,表明其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小。
这项研究表明,从维持免疫功能的角度看,以橄榄油为代表的植物脂肪要优于动物脂肪。
癌症患者饮食该如何抉择?
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饮食影响癌症的复杂性。它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一项关注膳食脂肪对肿瘤细胞自身的直接影响(促进转移),另一项则关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间接影响(抑制肿瘤生长)。
这提醒我们,没有绝对“好”或“坏”的食物,关键在于情境和平衡。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体重超标的患者,这项研究无疑敲响了警钟:
- 谨慎对待高脂饮食:即使是看似健康的橄榄油,过量摄入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 寻求个性化建议:饮食管理是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饮食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癌症类型和身体状况。对于复杂的病情和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不妨咨询专业的医疗意见,或尝试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 关注前沿资讯: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持续关注最新的抗癌资讯至关重要。您可以在MedFind资讯版块中找到更多前沿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发现主要基于小鼠模型,其在人类中的普适性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然而,它们为我们理解饮食、肥胖与癌症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