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机会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存在侵入性、敏感性不足或成本高等局限,使得许多癌症患者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从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滴血验癌”新突破:磷脂酰丝氨酸揭示早期癌症信号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ports》上的突破性研究,为癌症早期检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希望。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延博教授与南京联笃生物张硕博士团队,共同开发了一种名为“PSEV-MultiCancer”的创新性血液活检方法。这项技术通过精准检测血液中一种名为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的肿瘤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实现了对多达12种癌症类型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诊断。
这项研究的核心发现在于,磷脂酰丝氨酸(PS)不仅是细胞凋亡的标志,更可作为肿瘤来源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肿瘤细胞在代谢活跃和增殖过程中会持续释放这些携带PS的EV,它们在血液中以较高浓度存在,并能保护其内部的分子载荷免受降解,从而成为理想的癌症早期检测靶标。
PSEV-MultiCancer:非侵入性、高精准的肿瘤诊断利器
传统的癌症诊断手段,如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虽然重要,但往往伴随风险或对早期癌症的敏感性不足。液体活检作为一种微创且灵敏的检测方法,正逐渐成为癌症筛查和诊断的新趋势。其中,细胞外囊泡(EV)因其独特的分子特征和稳定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PSEV-MultiCancer”方法正是基于对PS阳性EV的精准捕捉。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单EV分析法,成功开发出这一血液活检技术。在对1869份临床样本(包括1269名癌症患者)的广泛验证中,该方法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对于12种癌症类型,其曲线下面积(AUC)高达0.932,阳性检出率达到84.7%。更令人振奋的是,对于早期(I-II期)癌症,其灵敏度达到74.7%,特异性更是高达89.8%。
在随后的三个独立临床队列盲法验证中,“PSEV-MultiCancer”再次证明了其可靠性,平均敏感性达到84.1%,平均特异性高达97.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这项技术在癌症筛查和肿瘤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早期检测的深远意义与患者支持
这项研究的成功,意味着未来有望实现对多种早期可手术癌症的低成本、非侵入性检测。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早期诊断是争取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一旦癌症被及时发现,医生可以更早地介入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确诊癌症的患者,及时获取合适的靶向药至关重要。MedFind作为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提供便捷的购药服务,帮助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所需药物。此外,MedFind还提供AI问诊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患者还可在MedFind获取丰富的抗癌资讯,包括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为抗癌之路提供全面支持。
“PSEV-MultiCancer”的问世,无疑为全球抗癌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早期癌症检测工具,更预示着未来癌症诊疗模式的变革,让更多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治愈性干预,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