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领域,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靶点与治疗策略。近期,一项由中国医科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团队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上的重磅研究,为肝癌患者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种常用于保胎的药物——阿托西班(Atosiban),被发现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新武器”。这项研究揭示了催产素受体(OXT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证实了阿托西班通过阻断这一通路,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肝癌新靶点:催产素受体(OXTR)驱动肿瘤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对FDA批准药物所靶向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进行大规模筛选,最终锁定了一个能显著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催产素受体(OXTR)。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肝癌组织中,OXT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且其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体内外实验均证实,抑制OXTR的表达能显著减缓肝癌细胞的生长,降低小鼠体内的肿瘤负荷。
机制研究深入揭示,OXTR通过与G蛋白亚型Gαq/11相互作用,激活下游的Rho/ROCK通路,进而抑制LATS1激酶活性,最终导致Hippo/YAP信号通路被激活。被激活的YAP蛋白随后会去磷酸化,并与TEAD转录复合物结合,驱动一系列促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速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激活的YAP还能反过来结合OXTR基因的增强子区域,促进OXTR的转录,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环路,进一步推动肝癌进展。
保胎药阿托西班(Atosiban):肝癌治疗的潜在新选择
这项研究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一种已获批用于治疗早产的OXTR拮抗剂——阿托西班(Atosiban),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人员发现,阿托西班能够有效阻断OXTR-YAP之间的正反馈环路,从而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多种肝癌小鼠模型中(包括皮下异种移植模型、原位异种移植模型、类器官模型以及MST1/2双敲除小鼠模型),阿托西班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效果,有效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
为肝癌患者带来新希望:靶向治疗与药物重定位
这项研究不仅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靶点——OXTR,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现有药物阿托西班(Atosiban)在抗癌领域的“老药新用”潜力。对于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代购或AI问诊服务的肝癌患者而言,这一发现无疑增添了新的希望。虽然阿托西班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但其作为一种已上市药物,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加速其在肝癌治疗领域的转化应用。
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肝癌发生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肝癌治疗方案开辟了新途径。未来,我们期待阿托西班能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真正造福广大肝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