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治疗面临的挑战与新曙光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以及恩杂鲁胺(Enzalutamide)、阿比特龙等新一代雄激素受体(AR)信号抑制剂在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许多患者最终仍会面临疾病进展,发展为更难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因此,医学界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延缓或逆转耐药性的产生。
近期,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重磅研究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该研究由中山大学的江冠民教授和广东省感染与免疫中心的黄曦教授团队共同完成,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免疫抑制机制,并提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新靶点。
揭示免疫逃逸新机制:ARTREM2巨噬细胞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前列腺癌的肿瘤微环境(TME)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当这些巨噬细胞同时高表达雄激素受体(AR)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时,它们会形成所谓的“ARTREM2巨噬细胞”,表现出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从而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加速癌症进展。
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
- 肿瘤微环境中的载脂蛋白E(APOE)会与巨噬细胞表面的TREM2结合。
- 这种结合会促进巨噬细胞内部AR的表达。
- 被激活的AR会进一步指令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 Tgfb1, Il23a等),从而构建一个“纵容”肿瘤生长的环境。
临床数据也证实,前列腺癌患者体内AR、TREM2和APOE的表达水平升高,往往与更差的预后相关。
图1 前列腺癌中,AR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上调,并与TREM2呈正相关(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靶向AR-TREM2轴:一种创新的治疗策略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治疗思路:同时阻断AR和TREM2。在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联合使用AR抑制剂和TREM2基因敲除技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肿瘤的生长得到了显著的抑制。
这一策略的价值不仅在于直接抑制肿瘤,更在于其可能与现有疗法协同增效。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效果有限,部分原因正是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通过靶向AR-TREM2轴,有望“改造”免疫微环境,解除免疫抑制,从而增强PD-1等免疫疗法的效果,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前列腺癌发展机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疗法、克服现有治疗耐药性问题指明了清晰的方向。靶向巨噬细胞中的AR-TREM2轴,有望成为未来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这些新兴靶点至关重要。如需获取更多关于前列腺癌靶向药物的信息,或有任何用药疑问,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