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肾细胞癌(RCC)患者而言,找到能够预测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近期,一项名为肾损伤分子-1(KIM-1)的蛋白备受关注。根据在2025年肾癌研究峰会上发布的数据,KIM-1已显示出作为肾细胞癌治疗中关键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有望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KIM-1不仅在肾脏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其水平在血液中也会相应升高,甚至在肾癌确诊前5年就可能检测到。这引发了科学界对于KIM-1能否作为循环生物标志物,用于肾癌的早期筛查、风险分层和疗效预测的深入探讨。
KIM-1:从预后判断到复发监测
KIM-1在肾细胞癌(包括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整个病程中都显示出其价值。一项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通过检测术前血浆KIM-1水平,可以有效区分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与良性肾脏肿块,其敏感性高达92.5%。
此外,高水平的KIM-1与较差的无转移生存期显著相关。这意味着,肾肿瘤患者若KIM-1水平较高,其肿瘤恶性程度可能更高,术后发生转移和因肾癌死亡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更重要的是,肾切除术后持续存在的KIM-1水平,被证实与疾病复发密切相关。在ASSURE、CheckMate 914和IMmotion010等多项大型III期临床试验中,KIM-1均被证明是预测患者生存结局的强有力指标。
KIM-1指导转移性肾细胞癌的药物选择
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KIM-1同样展现出预测药物反应的潜力。JAVELIN Renal 101试验的事后分析数据显示,接受阿维鲁单抗(Avelumab,英文商品名Bavencio)联合阿昔替尼(Axitinib,英文商品名Inlyta)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基线KIM-1水平高的患者相比水平低的患者,获得了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而在IMmotion010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英文商品名Tecentriq)作为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在KIM-1高水平的患者亚组中,使用阿替利珠单抗相较于安慰剂,显著降低了疾病复发风险(HR, 0.72)。然而,在KIM-1低水平的患者中,并未观察到同样的获益。这一发现表明,KIM-1或可帮助筛选出最能从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从而实现精准治疗,避免无效用药。
KIM-1动态变化:评估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的“晴雨表”
KIM-1最引人注目的应用之一,是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能够预测免疫疗法的效果。在著名的CheckMate 214试验中,患者接受了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英文商品名Opdivo)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英文商品名Yervoy)的“双免”治疗。
研究人员发现,治疗3周后KIM-1水平的变化(即KIM-1比率)与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 KIM-1水平下降 > 30%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9.3%,是疗效最佳的“卓越响应者”。
- KIM-1水平下降10%-30%的患者:ORR为36.8%。
- KIM-1水平变化 ORR为30.2%。
- KIM-1水平上升 > 30%的患者:ORR仅为13.9%,且总生存期显著恶化。
这些数据强有力地证明,在接受“双免”治疗仅3周后,通过检测KIM-1的变化,就能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卓越响应者”。对于那些KIM-1水平未出现有利变化的患者,可能意味着他们无法从该方案中获得理想效果,提示医生需要及早考虑更换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因无效治疗而延误病情。
未来展望:KIM-1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前景
尽管前景光明,但KIM-1作为临床决策工具仍有几个问题亟待解答:
- 对于KIM-1水平低的患者,是否可以安全地豁免辅助治疗?
- 对于KIM-1水平高但不符合现有辅助治疗标准的患者,是否应考虑接受治疗?
- KIM-1能否帮助医生更安全、更有效地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这类强效但可能快速进展的方案?
未来,通过检测KIM-1比率,或许可以提前筛选出那些“卓越响应者”,并为那些可能无效的患者及时调整策略,从而最大化治疗效益,减少无效治疗带来的风险和经济负担。这对于每一位寻求最佳治疗方案的肾细胞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