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胆囊癌(GBC)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对于那些对一线化疗有反应但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后续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最近发表在《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与物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and Physics)上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RACE-GB(NCT05493956),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化疗后进行巩固性放化疗(CTRT)相比单纯观察,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QOL)。
RACE-GB研究设计与患者情况
这项研究纳入了对4个周期一线化疗有反应的晚期胆囊癌患者。这些患者的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至少为70分,BMI大于15 kg/m²,且器官和骨髓功能正常。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巩固性放化疗(CTRT),另一组则进行观察。
巩固性放化疗组(68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剂量为45 Gy,分25次完成,随后对胆囊原发灶进行9 Gy的推量照射。同时,患者接受同步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剂量为1250 mg/m²,最多进行6个周期。观察组(67例)则在疾病进展前进行观察。
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上相似,中位年龄分别为54岁(观察组)和52岁(放化疗组),女性患者比例均超过60%。多数患者为T4期和N2期疾病。
显著的生存获益:OS与PFS均延长
经过中位12个月的随访,RACE-GB研究显示,巩固性放化疗带来了显著的生存优势:
- 总生存期(OS):放化疗组的中位OS为10个月(95% CI, 8.3-11.7),而观察组仅为4个月(95% CI, 3.0-4.9)。放化疗使死亡风险降低了57%(HR, 0.43; 95% CI, 0.32-0.62; P <.001)。
- 1年OS率:放化疗组的1年OS率高达39.7%(95% CI, 28%-52%),远高于观察组的7.5%(95% CI, 2.4%-16.6%)。
- 无进展生存期(PFS):放化疗组的中位PFS为7个月(95% CI, 5.2-8.7),而观察组仅为1个月(95% CI, 0.11-1.8)。放化疗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3%(HR, 0.47; 95% CI, 0.33-0.67; P ≤.001)。
- 局部疾病控制:放化疗组的局部疾病进展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39% vs 75%),这是延长PFS和OS的重要原因。
研究者指出,巩固性放化疗组的生存曲线在随机分组后出现了明显的早期分离,并持续了24个月。
生活质量与安全性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接受了更积极的治疗,放化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根据FACT-Hep试验结局指数(TOI)评分,放化疗组的TOI评分随时间保持稳定,而观察组的TOI评分在3个月后从基线水平下降。这表明巩固性放化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能够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安全性,放化疗组中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治疗相关毒性是放射性肝病(12%)和胃肠道出血(5.8%)。
结论与展望
RACE-GB研究的结果明确证实,对于对初始化疗有反应的晚期胆囊癌患者,巩固性放化疗是一种有效且能维持生活质量的治疗策略,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项研究为晚期胆囊癌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面对癌症治疗,患者和家属需要获取全面、准确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方案。如果您正在寻找特定的抗癌药物、靶向药或仿制药,了解其价格和购买途径,可以考虑通过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获取。同时,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治疗选择,我们的AI问诊服务可以提供初步的智能分析和信息支持。获取更多关于胆囊癌、卡培他滨等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请访问我们的抗癌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