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2025年年会上,两项备受瞩目的研究为子宫内膜癌的检测与治疗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进展。这些发现强调了精准医疗和医疗公平性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关键作用。
DUO-E试验:靶向药联合疗法的新希望
第一项研究深入分析了DUO-E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在错配修复完整(MMRp)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urvalumab联合卡铂/紫杉醇化疗,随后继续使用durvalumab并联用或不联用PARP抑制剂olaparib的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与单纯化疗相比,durvalumab与olaparib的联合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尤其是在具有特定生物标志物或可检测到循环肿瘤DNA(ctDNA)的患者中。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俄克拉荷马大学的Kathleen Moore博士及其团队强调了生物标志物驱动治疗方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识别最有可能从联合疗法中获益的患者,有助于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获取这类创新靶向药或仿制药的患者,了解可靠的海外购药途径至关重要。MedFind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便捷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所需的药物。
PUMBA研究:关注诊断中的公平性问题
第二项研究是多机构合作的PUMBA研究,该研究重点考察了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种族差异。
研究人员观察到,绝经后出血的黑人患者在经阴道超声异常后,接受及时子宫内膜取样的可能性较低,这可能导致她们在疾病晚期才被诊断出来。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杜克大学的Angela Nolin博士及其同事强调了解决子宫内膜癌检测中种族差异的必要性。确保符合诊疗指南的规范化护理,并改进超声异常后的随访流程,可以显著提高黑人患者的生存率。
总结
这两项研究共同揭示了在对抗子宫内膜癌的道路上,精准的靶向药治疗方案与公平、及时的诊断同样重要。通过不断推进临床研究和改善医疗可及性,有望为更多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此外,MedFind还提供AI问诊服务,辅助患者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网站上提供丰富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
Disclosure: For full disclosures of the study authors, visit sg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