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黑色素瘤和肺癌患者而言,脑转移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放射外科治疗(Radiosurgery)是控制脑部病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免疫疗法,如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和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击多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这两种疗法结合使用,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联合治疗并非没有风险。
联合治疗的潜在风险:放射性坏死
近期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免疫疗法与放射外科联合使用时,患者可能面临的严重不良反应。研究指出,对于患有脑转移的黑色素瘤和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疗法联合放射外科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损伤,即放射性坏死(Radiation Necrosis)。
研究方法与关键发现
这项研究分析了288名患有黑色素瘤和肺癌脑转移的患者数据。这些患者都接受了放射外科治疗,其中部分患者还接受了免疫疗法:82人接受了易普利姆玛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129人接受了单一免疫疗法,另有77人未接受免疫疗法。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如果在放射外科治疗后的4周内接受免疫疗法,患者发生放射性坏死的风险几乎翻倍。具体来看,在放射外科术后4周内同时接受易普利姆玛和纳武利尤单抗双免疫疗法的患者中,有高达25.9%出现了有症状的脑组织炎症和损伤。相比之下,仅接受单一免疫疗法联合放射外科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12.3%;而未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中,比例为13.7%。
令人鼓舞的是,研究发现,当放射外科与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4周时,放射性坏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风险水平与接受单一免疫疗法或未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相当。
结论与临床意义
研究资深作者、杜克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神经病学和病理学助理教授Zachary J. Reitman博士指出:“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充分认识的风险:在放射外科术后4周内接受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患者,脑组织损伤的风险会增加。” 他补充说,识别这一风险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疗法,在最大化肿瘤控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研究人员还强调,放射性坏死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研究主要作者、杜克癌症研究所放射肿瘤学助理教授Eugene J. Vaios博士表示:“我们发现,在放射外科术后12个月内出现有症状脑组织损伤的患者,生存期明显更差。”
这项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示医生在为黑色素瘤和肺癌脑转移患者制定联合治疗方案时,需要审慎考虑免疫疗法与放射外科治疗的时机和顺序,尤其是在使用易普利姆玛和纳武利尤单抗等双免疫组合时,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与放射外科治疗的时间间隔,以降低放射性坏死的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未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多减少脑组织损伤的方法,例如优化治疗顺序或开发预测算法,以便更好地量化风险、指导治疗选择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咨询。
对于需要了解易普利姆玛、纳武利尤单抗等抗癌药信息的患者,或者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抗癌药的患者,获取准确、及时的药物信息至关重要。您可以考虑通过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的药物和治疗信息咨询,或了解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