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治疗已成为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重要细胞免疫疗法。在进行白细胞分离术和后续的清淋化疗之间,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桥接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减轻肿瘤负担或缓解症状。这些桥接手段多样,可能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皮质类固醇,以及放疗(RT)。
尽管桥接放疗(Br-RT)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其对CAR-T治疗最终疗效和潜在毒性的具体影响,此前缺乏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数据支持。
为了更清晰地评估桥接放疗在CAR-T治疗前的价值,美国10家医疗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桥接放疗的安全性、对CAR-T治疗效果及毒性的影响,并探索与治疗疗效相关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近期已在权威期刊《Blood Advances》上发表。

研究设计与患者特征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172例在接受CAR-T治疗前进行了桥接放疗的患者。其中,绝大多数(168例)为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另有少量套细胞淋巴瘤(3例)和伯基特淋巴瘤(1例)。
研究人群的中位年龄为62岁,约18%的患者体能状态(ECOG表现状态)评分≥2,提示疾病负担较重。在白细胞分离时,74%的患者处于晚期,67%有结外病变,1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此外,66%的患者在白细胞分离前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4%在CAR-T输注前LDH仍处于高水平。患者的中位最大病灶直径为6.7厘米,39%的患者存在直径≥10厘米的巨大肿块,这些都属于高危疾病特征。
桥接放疗细节与CAR-T产品
在桥接治疗策略上,39%的患者接受了“全面桥接放疗”,即对所有活跃的病灶进行了放疗。35%的患者接受了桥接系统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桥接放疗的中位等效剂量(EQD2)为29.3 Gy,最常见的放疗方案是30 Gy分10次进行。
研究中使用的CAR-T产品主要包括axicabtagene ciloleucel(占73%)、tisagenlecleucel(占23%)和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占2%)。这些都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特定类型淋巴瘤的靶向细胞疗法。
CAR-T治疗疗效分析
对于这组接受了桥接放疗的高危淋巴瘤患者,CAR-T治疗的总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达到了83%,显示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在中位随访时间31.3个月时,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38%,总生存率(OS)为53%。


桥接放疗与疗效的关键关联
多变量分析是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结果表明,接受“全面桥接放疗”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优于未接受全面放疗的患者(PFS风险比HR 0.38, p<0.001;OS风险比HR 0.48, p=0.011)。这提示对所有可见病灶进行放疗可能带来更大的临床益处。
另一个关键发现是关于LDH水平。对于在桥接放疗前LDH升高的患者,如果在放疗后LDH恢复正常,他们的PFS和OS与基线LDH正常的患者相似,且显著优于放疗后LDH仍高的患者。这表明通过桥接放疗使LDH正常化,可能是一个预测CAR-T治疗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安全性评估
研究同时评估了桥接放疗和CAR-T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3级的桥接放疗相关毒性发生率较低,仅为2%,其中包含1例5级毒性事件。CAR-T治疗相关的≥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9%,≥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为24%。这些毒性发生率与既往CAR-T治疗研究报道的范围大致一致,提示在这一高危人群中,桥接放疗并未显著增加CAR-T治疗的严重毒性风险。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这项发表于《Blood Advances》的研究,为在CAR-T治疗前应用桥接放疗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临床证据,尤其是在伴有巨大肿块、结外受累和高LDH等高危特征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在特定高危患者中采用桥接放疗的策略,并强调了LDH正常化作为潜在疗效预测指标的价值。
当然,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桥接放疗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如何更精准地选择适合的患者、最佳的放疗剂量和分次方案(是采用高剂量消减肿瘤负荷,还是低剂量激活免疫)、放疗靶区的范围(全面放疗还是局部放疗),以及放疗的最佳时机(是在CAR-T前作为桥接,还是在CAR-T后作为巩固)。
对于淋巴瘤等癌症患者而言,了解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治疗选择,获取权威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甚至寻求海外前沿靶向药、抗癌药的途径,都是患者和家属可能的需求。专业的AI问诊服务也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果您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抗癌药的代购服务,或需要专业的AI问诊和抗癌资讯,可以访问MedFind网站,了解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Blood Adv. 2025 Apr 9:bloodadvances.2025015855.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50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