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面临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数百万,也是导致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准确识别哪些患者属于侵袭性高风险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是当前前列腺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
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扮演着关键角色。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因其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已成为评估前列腺癌局限范围和局部晚期病变的重要工具。尽管MRI在精确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LNI)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提供的信息对于患者的治疗决策仍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转移状态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
什么是淋巴结外延伸(ENE)?
淋巴结外延伸(Extranodal Extension, ENE),也称为结外扩展,是指肿瘤组织穿透淋巴结包膜,侵犯到周围的脂肪或结缔组织中。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期系统,ENE分为临床性(cENE)和病理性(pENE)。病理性ENE通过病理检查确认,而临床性ENE则基于体格检查或影像学表现。ENE的存在通常提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与治疗后疾病清除难度增加以及远处转移风险升高相关。在AJCC第8版分期系统中,ENE被归类为N3期,突显了其在评估肿瘤负荷和预后中的重要性。
MRI在检测ENE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传统上,判断淋巴结是否受肿瘤侵犯主要依赖于淋巴结的大小,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肿瘤的侵袭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淋巴结的定性特征,如边界、内部结构和形状,这些可能更能反映肿瘤的真实状态。MRI已被用于检测多种恶性肿瘤的cENE,但在前列腺癌领域,通过影像学方法诊断ENE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的研究相对有限。
近期,一项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上的研究深入评估了通过MRI检测到的临床性ENE作为前列腺癌侵袭性生物标志物的价值。这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461名前列腺癌患者的MRI数据,根据淋巴结受累和ENE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无淋巴结受累、有淋巴结受累但无ENE、有淋巴结受累且有ENE。研究人员评估了MRI图像中的原发病灶、淋巴结受累和ENE情况,并分析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特定生存率(SS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等临床结局。
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测到的ENE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4.1%)。然而,统计分析表明,ENE的存在与患者的特定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这意味着,即使考虑到其他因素,MRI上可见的ENE仍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独立指标。
图:研究显示ENE与特定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图片来源于原文)
这项研究支持将MRI检测到的ENE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前列腺癌预后标志物。准确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对于选择最适合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这可能包括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如靶向药或仿制药。了解病情进展和预后,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对于正在寻找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特别是海外靶向药或仿制药的患者,获取全面、准确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非常重要。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或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AI问诊服务,或通过值得信赖的渠道了解海外购药途径。MedFind平台提供丰富的抗癌资讯,包括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帮助患者了解更多治疗选择。
当然,这项研究是回顾性的,需要更多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以便将MRI检测到的ENE更广泛地应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治疗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