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困境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极强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胃肠道、胰腺及胆道等部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预后普遍较差。尽管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是一线标准方案,但对于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后续治疗手段匮乏,生存获益十分有限,寻找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对于需要获取前沿治疗药物的患者,可以通过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网站等渠道了解更多选择。
新组合方案带来突破
近期,《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重磅II期临床研究为铂类耐药的晚期EP-NE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评估了纳武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贝伐珠单抗这一创新组合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出卓越的抗肿瘤活性。
该研究共纳入79名经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P-NEC患者,其中80%为消化系统来源。他们接受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

惊艳的临床数据:疗效远超预期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主要疗效指标均远超历史数据:
- 总生存期(OS)翻倍: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12.8个月,相较于历史对照数据的5-7个月,实现了显著延长。
- 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个月,同样优于传统二线治疗。
- 肿瘤缓解率高:在可评估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5%,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患者肿瘤体积明显缩小。
- 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控制率达到了87%,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进展。
- 缓解持久:获得缓解的患者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7个月,部分患者的缓解时间甚至超过一年。

哪些患者获益更多?亚组分析揭示线索
研究人员通过亚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
- 肿瘤来源:数据显示,胃部来源的EP-NEC患者似乎能从该方案中获得更佳疗效,其客观缓解率达到了67%,高于其他部位来源的患者(43%)。
- 预后因素:分析发现,转移器官数量(超过2个)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负面因素。而基线身体状况良好、无肝转移或腹膜转移的患者,预后则相对更优。这些发现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如果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参考意见。

安全性如何?联合用药的副作用分析
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关注其安全性。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的整体安全性良好且可控,未出现新的、非预期的毒性反应,也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 主要副作用: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5%)和白细胞减少(19%),这些副作用在临床上是可管理的。
- 其他副作用: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常见副作用如高血压、蛋白尿等,在本研究中多为轻至中度(1-2级),严重事件罕见。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这项由中国研究者主导的II期临床试验,首次证实了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铂类耐药的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中的巨大潜力。该方案通过化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协同作用,为患者带来了生存期翻倍、肿瘤高缓解率的显著获益,且安全性可控,成功填补了该领域二线治疗的空白。
基于此项研究的积极结果,研究团队正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以期将该方案与标准二线化疗进行直接比较,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并有望最终改写诊疗指南。更多关于神经内分泌癌的前沿资讯,请关注MedFind抗癌资讯,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最新的科研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