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latamab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挑战
Tarlatamab-dlle(商品名:Imdelltra)作为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剂(BiTE)疗法,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为这一治疗选择有限的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一项多中心的真实世界分析表明,在使用Tarlatamab进行治疗时,必须对患者进行审慎选择和严密监控,并制定优化的预见性管理策略以应对其独特的治疗相关毒性。
关键毒性事件:CRS与ICANS的发生率与管理
这项在2025年IASLC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5名ES-SCL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Tarlatamab的主要副作用集中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上。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研究中,48%(12名)的患者经历了CRS,所有事件均为1级或2级。CRS通常在Tarlatamab输注后12小时内发作,通过使用退烧药和静脉输液等支持性治疗即可缓解。值得注意的是,75%的CRS患者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治疗,但没有患者需要使用IL-6单克隆抑制剂。
- 神经毒性 (ICANS): 16%(4名)的患者观察到ICANS,其中3例为1/2级,1例为3级。这名发生3级ICANS的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
这些数据强调,虽然大多数毒性反应级别较低且可控,但仍需医疗团队具备快速识别和处理的能力。对于需要管理这些副作用的患者,及时获取稳定可靠的药物供应至关重要。MedFind提供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确保您的治疗不被中断。
治疗中断与住院风险分析
研究还揭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挑战。数据显示,25%(5名)的患者因治疗相关毒性需要再次入院,其中CRS是最常见的住院原因(占60%)。
在治疗持续性方面,共有8名患者(32%)停止了治疗,其中62%是由于毒性反应,15%是由于疾病进展。此外,有3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两个周期内因疾病快速进展而死亡。这些“早期死亡”事件凸显了在治疗开始前仔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肿瘤负荷的重要性。如果您对Tarlatamab的治疗方案或副作用管理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的对比
Tarlatamab的获批是基于关键的II期DeLLphi-301试验结果。在该试验中,CRS的发生率在10mg剂量组为51.1%,ICANS的发生率为8%。本次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与临床试验结果大体一致,再次证实了CRS和ICANS是Tarlatamab治疗中最值得关注的不良事件。
研究作者总结道:“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患者选择、严密监测、早期干预以及优化预见性治疗策略的必要性。”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进一步完善毒性缓解方案,以提高Tarlatamab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想了解更多关于小细胞肺癌的前沿治疗方案和药物资讯,请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