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精准的基因检测是开启靶向治疗大门的第一步。然而,常规的ARMS-PCR检测方法可能存在“漏网之鱼”。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一种特殊的EGFR L858R/K860I共突变无法被ARMS-PCR检出,而必须通过二代测序(NGS)才能发现。更重要的是,携带这类突变的患者能够从EGFR-TKI靶向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
为何常规PCR检测会“失灵”?
ARMS-PCR是一种经典、快速且成本较低的基因检测技术,但其局限在于只能识别已知的、特定的突变位点。研究数据显示,在5033例NSCLC患者中,有1024例(20.3%)检测出EGFR L858R突变。然而,在这其中,NGS进一步发现了54例同时携带罕见的EGFR 21号外显子突变,而这些复杂的共突变全部被ARMS-PCR漏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10例患者携带L858R与K860I共突变,他们的ARMS-PCR检测结果竟然显示为完全阴性。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L858R和K860I两个突变位点在基因上的位置过于接近,干扰了ARMS-PCR检测引物的正常结合,从而导致了假阴性结果。相比之下,基于杂交捕获技术的NGS能够全面扫描基因序列,从而精准地识别出这种复杂的共突变情况。
图1
NGS精准检测下的治疗新希望
错误的检测结果可能导致患者错失宝贵的治疗机会。该研究证实,被ARMS-PCR漏诊的L858R/K860I共突变患者,实际上对EGFR-TKI靶向治疗反应良好。
- 在一线接受EGFR-TKIs治疗的23例L858R与罕见突变共发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16.7个月。
- 在10例被PCR漏检的L858R与K860I共突变患者中,3例接受一线EGFR-TKI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100.0%,中位PFS为11.0个月。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56岁的IV期肺腺癌女性患者,伴有脑转移。她的ARMS-PCR检测为阴性,但NGS检测发现了L858R与K860I共突变。在使用达可替尼进行一线治疗后,她获得了长达11个月的部分缓解(PR)。后续出现耐药后,NGS再次发现T790M突变,指导其改用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治疗,并获得了5个月的疾病稳定(SD)。
获取如奥希替尼、达可替尼等前沿靶向药物,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一步。MedFind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渠道。
图2
临床启示:基因检测的选择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明确指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在ARMS-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排除EGFR靶向治疗的可能性。NGS检测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基因突变信息,避免因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而错失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临床上强烈建议NSCLC患者,特别是ARMS-PCR检测阴性的患者,考虑采用NGS进行驱动基因检测,以确保不错过任何潜在的治疗机会。如果您对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或治疗方案有疑问,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解读和建议。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