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的致癌风险:是科学事实还是危言耸听?
在美国,约40%的癌症可归因于吸烟、饮酒、肥胖等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然而,今年早些时候一项广受关注的研究报告,似乎要将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CT扫描,也列入这份“致癌因素”清单,并且位置相当靠前。
这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估计,仅2023年在美国进行的9300万次CT扫描,就可能导致超过10万例终生癌症。换言之,CT扫描最终可能占到美国每年所有确诊癌症病例的5%左右,这一比例与肥胖(7.6%)和饮酒(5.4%)等公认的主要可预防癌症原因相当。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ebecca Smith-Bindman博士表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近年来,多项研究都对CT扫描的癌症风险,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提出了担忧。这些发现无疑强调了限制低价值CT扫描、并在必要检查中减少患者辐射暴露的长期必要性。然而,许多专家也呼吁,在解读这些发现时应保持谨慎。
研究数据背后的争议与质疑
CT扫描使用电离辐射,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因此,其对患者的理论风险自CT技术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但将理论风险量化为具体数字,则充满了挑战。
1. 模型的局限性:
流行病学家Gideon Meyerowitz-Katz博士指出,JAMA研究得出的10万例癌症估算几乎可以肯定是过高的。该研究使用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一个名为RadRAT的计算工具,其数据主要基于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癌症病例。将这一模型直接应用于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医疗影像人群,其准确性备受质疑。例如,该模型假设接受辐射者具有正常的预期寿命,但这对于许多因潜在疾病而接受CT扫描的患者来说可能并不成立。
2. 辐射剂量的估算:
批评者认为,该研究可能高估了单次CT扫描的辐射剂量,并且未能充分考虑近年来CT技术的进步,如人工智能(AI)成像软件和光子计数CT等,这些技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暴露。
3. 儿童研究的解读:
另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估计,10%的儿童血液系统癌症可能归因于医疗影像的低剂量辐射。但NCI的Lindsay M. Morton博士在社论中指出,这种风险实际上是“微小的”。在累积辐射剂量较高的儿童中(占研究人群不到1%),癌症的超额发病率也仅为万分之25.6。
临床实践中如何权衡利弊?
尽管对具体风险数字存在争议,但所有专家都同意,临床医生应当审慎使用CT扫描。对于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监控病情、评估疗效至关重要。如果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或检查结果有疑问,可以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美国放射学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主席David B. Larson博士表示,在实践中,无法精确计算任何个体患者因CT扫描而患癌的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项检查是必要的,那么从中获取的诊断信息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理论上的风险。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 过度使用: 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被过度用于诊断肾结石、肺栓塞等疾病。
- 剂量差异: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即便是针对同一部位的CT扫描,其辐射剂量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表明剂量优化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Smith-Bindman博士强调,医疗领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确保患者无论在哪家医院接受检查,其辐射剂量都是安全且合理的,而不应由放射科医生的个人偏好决定。推动剂量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多期相扫描、采用更新的低剂量设备和软件,是当前降低患者辐射暴露的有效途径。
结论
总而言之,CT扫描确实存在微小但真实的致癌风险。然而,将其与吸烟、肥胖等主要致癌因素相提并论可能夸大了其影响。对于患者而言,关键在于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每一次CT扫描都是必要的。对于医疗系统而言,则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标准化操作,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取必要的诊断信息。了解最新的癌症治疗资讯,对于患者和家属至关重要。MedFind的抗癌资讯板块提供了丰富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