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作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其中,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人类健康构成严峻挑战。在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面临着营养匮乏和代谢产物堆积的双重压力,却依然能保持惊人的增殖速度。它们究竟是如何获取能量并维持快速生长的呢?这一直是癌症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癌细胞为了满足快速增殖对核苷酸、氨基酸和脂质合成的需求,会灵活调整其代谢策略。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禁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时,血液中的酮体(如β-羟基丁酸,β-OHB)水平会升高。传统观点认为,酮体主要在线粒体中代谢,为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提供乙酰辅酶A,作为替代燃料。
突破性发现:β-羟基丁酸的非典型代谢途径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上的重磅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利用β-羟基丁酸(β-OHB)的一种前所未有的非典型代谢途径。来自Van Andel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癌细胞能够绕过传统的TCA循环,直接在细胞质中生成乙酰辅酶A,从而有力支持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
这项研究采用了多种癌细胞系进行实验,包括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AL1376和MIA PaCa-2,以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研究人员运用了免疫印迹、稳定同位素标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以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深入剖析了癌细胞对β-OHB的代谢能力。
实验结果令人振奋。研究者首先通过免疫印迹技术确认,AL1376、B16和MIA PaCa-2细胞系均表达BDH1和OXCT1这两种关键酶,表明它们具备代谢酮体的潜力。随后,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科学家们观察到这些癌细胞能将β-OHB高效代谢,并在细胞质中直接生成乙酰辅酶A,这一过程独立于TCA循环。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BDH1、OXCT1和AACS等相关基因后,β-OHB的代谢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因在该非典型途径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在小鼠模型中的验证实验也表明,抑制这一代谢途径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靶向β-羟基丁酸代谢
这项研究的结论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它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癌细胞代谢多样性的理解,揭示了癌细胞在营养匮乏时惊人的代谢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它为开发全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明确的潜在靶点。
通过精准抑制β-羟基丁酸的非典型代谢途径,我们有望切断癌细胞的关键能量供应,从而有效遏制肿瘤的增殖和生长。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索这一代谢途径在不同类型癌症中的作用,并评估针对这一途径的药物治疗效果,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在寻求前沿癌症治疗方案的道路上,获取最新的药物信息和专业的诊疗建议至关重要。MedFind致力于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点击了解更多),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得所需药物。此外,MedFind还提供智能AI问诊服务(立即体验),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选择。我们深知抗癌之路的艰辛,因此MedFind持续更新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获取最新资讯),助力患者和家属做出明智决策。
参考文献:
Kaluba, F.C., Rogers, T.J., Jeong, YJ. et al. An alternative route for β-hydroxybutyrate metabolism supports cytosolic acetyl-CoA synthesis in cancer cells. Nat Metab (2025). doi:10.1038/s42255-025-0136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