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而言,当一线和二线治疗失败后,三线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三线治疗方案通常只能带来约2至3个月的生存期延长,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这使得在延长生命和维持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医生和患者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期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胃肠道癌症大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深入探讨了德国和英国的医生在为mCRC患者选择三线治疗方案时的偏好和考量因素。
医生最看重的治疗属性:生存获益是首要因素
该调查对德国(81名)和英国(75名)的肿瘤科医生进行了访问,结果显示,总体生存期(OS)的改善是两国医生共同认为最重要的治疗属性。其次是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以及3级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
具体来看,医生们对8个治疗属性的重要性排名如下:
- 最重要:总体生存期(OS)
- 次重要: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率
- 第三位:3级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其他考量(重要性递减):3级或以上手足综合征、任何级别的腹泻、任何级别的疲劳。
相比之下,低于3级的高血压和给药方式(如口服或静脉注射)被认为是相对最不重要的因素。
生存获益与治疗负担的权衡
尽管生存期是首要考量,但调查也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医生愿意为了避免严重的治疗毒性或减轻治疗负担,而对生存期的获益提出更高要求。
研究发现,如果要让医生接受一个会使3级或以上手足综合征风险增加10%的治疗方案,他们要求该方案能带来至少1.1个月(德国医生)到1.3个月(英国医生)的额外OS获益。
同样,在给药方式上,如果从“每日一次口服两片药”变为“每日两次口服三片药,并每两周进行一次静脉输注”的更复杂方案,德国医生要求OS至少增加1.1个月,而英国医生则要求增加2.5个月。这表明,治疗的便利性和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也是决策中的重要砝码。
医生对副作用的管理信心
在副作用管理方面,大多数医生表示有信心处理常见的毒性反应。超过85%的医生对处理任何级别的腹泻、3级或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轻度高血压感到有信心。然而,对于处理3级或以上的手足综合征以及任何级别的疲劳,感到有信心的医生比例则相对较低,约在50%至60%之间。
结论与启示
这项研究清晰地表明,在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选择三线治疗时,医生们在追求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负担。只有当新的治疗方案能提供明确且有意义的生存期延长时,医生才愿意接受其带来的更高毒性或更复杂的给药方式。
这些发现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未来的抗癌药物不仅要追求疗效的突破,更需要优化其安全性,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决策和真实世界中患者的需求。对于正在寻求三线治疗方案的mCRC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这些决策背后的考量,有助于与医生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