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FGF19过表达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而言,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备受期待。近期,一项名为ABSK-011-201的II期临床试验更新了其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新型FGFR4抑制剂伊帕戈替尼(Irpagratinib, ABSK011)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 泰圣奇/Tecentriq)的联合疗法,在初治和经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均展现出深度且持久的治疗效果。
突破性疗效: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该研究在中位随访7.1个月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研究数据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过治疗分为两组:
- 初治患者组(n=12):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惊人的50.0%,确认的O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个月。这意味着一半的初治患者肿瘤显著缩小。
- 经治患者组(n=17):此前的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在接受新组合疗法后,客观缓解率(ORR)更是达到了52.9%,确认的ORR为41.2%。疾病控制率(DCR)为7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3个月。
研究的主要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程奇博士指出:“我们观察到了卓越的疗效,超过50%的客观缓解率和超过7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药物作用机制与研究背景
约30%的肝细胞癌患者存在FGF19基因过表达,这通常与较差的预后相关。FGF19/FGFR4信号通路被认为是驱动这类癌症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
- 伊帕戈替尼(Irpagratinib)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FGFR4抑制剂,能精准阻断上述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 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则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目前,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安维汀)是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此次研究旨在探索将这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为FGF19过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与副作用分析
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首位。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总体可控,未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
在所有33名参与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TEAEs)包括:
- 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81.8%)
-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72.7%)
- 腹泻(57.6%)
- 血胆红素升高(51.5%)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且临床上易于管理。研究中未报告与治疗相关的4级或5级(致命)不良事件,也无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止治疗。这表明伊帕戈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的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未来展望与治疗前景
基于这项研究的积极结果,伊帕戈替尼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对于一线免疫治疗失败的肝细胞癌患者,伊帕戈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此外,其良好的安全性也为探索“三联疗法”(如伊帕戈替尼 + 阿替利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在初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对于正在寻求最新肝癌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伊帕戈替尼这类新药的临床数据、副作用、价格及购买渠道至关重要。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推进,我们期待这一创新疗法能尽快为更多肝细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